旅行车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流行的车种,而且很多在国外有售的旅行车,都没有被带来中国,因此说这是小众中的小众玩儿实不为过。虽然这样,旅行车的独特气质以及实用功能,却始终让很多人着迷。就以笔者自己为例,到现在还很想念之前曾经拥有的一台阿尔法罗密欧156 GTA Sportwagon,心里老是在想下次换车时,还是再买一辆旅行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来与名字

说到旅行车的历史,本刊的《车坛自由人》专栏作者Kingston Chang先生,在前年九月的文章中,在介绍他在旅途中看到的一台产于1966年的福特Country Sedan时,曾作出了精彩的介绍。因此,笔者就躲懒点,在下面直接引用一下:

旅行车最早在1920年代出现,美式叫法是“Station-wagon”。此Station就是火车站的意思,顾名思义是火车旅行时代的衍生产物。当年是用作为火车站周边的载人运货接驳交通工具,也带点出租车的性质。最早的旅行车都是以货车或皮卡底盘作为原型来独立改装的,核心要求是让后排空间能灵活兼顾载人载货的需求。这时期的载货车厢部分往往是用木材制造和改装的,所以旅行车也有小名叫作“Woodie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刊的专栏作者Kingston Chang先生在其旅途上看到的一台福特Country Sedan旅行车。

一直到了50年代开始,旅行车的发展开始有明显增长,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其中最重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汽车化”与“平台化”生产的普及,让旅行车型号的开发基础从货车底盘转移至汽车底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与此同时,车体制造也进入了全金属时代,“Woodie”不再。这2.0时代“汽车化”的旅行车,在操控性与舒适度方面同时带来了颠覆性的革新。

另一方面,是美国人生活风格的变化,慢慢令旅行车从“商用化”演变成“个人化”的交通工具。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行车逐渐演变成个人交通工具,市场规模自然以几何倍数增长了。像图中这台白色的Ford Country Sedan,产于1966年,今年刚好五十大寿。 它其实就是这个美式旅行车辉煌年代的代表作,载人运货两相宜,堪称“铁甲万能侠”。它的命名也有段小故事,明明是一台Station-wagon(旅行车),型号却是Sedan(四门轿车),其实就是Ford厂方为了淡化以往“Station-wagon”的“货车气息”之举,希望在市场定位上更强调它是个人化的交通工具。

其实,就算到了现在的3.0“顶配小众高端旅行车时代”,各大车厂都依旧避免用“Station-wagon”这词来命名旅行车型号,尤以豪华品牌为甚。所以就会衍生出各种“高大上”的名称,奔驰和Volvo称之为“Estate”,宝马称之为“Touring”,而奥迪则是“Avant”,令人眼花缭乱,膜拜于不明所以之中。

在这段文章中对旅行车的由来已作了相当的介绍,但由于当时Kingston Chang是针对他看到的福特旅行车而写的,因此相关资料是以美国方面为主,为此,笔者现在就欧洲方面的情况稍稍作一点补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沃尔沃推出旅行车型的历史甚长,但较之过去方方正正的沃尔沃轿车,其旅行车更为着重实用与安全,设计上谈不上美感。

在英国,旅行车最初的出现也是跟载货的需要有关,而且车体也同样以木材构成,但在英国所载的却主要是前去狩猎的人们的枪枝及其他相关的物品,因此在英语中会用“Shooting-brake”来指这样一种车型,其中“Shooting”就是射击的意思,而“brake”的词源则不太肯定,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源自荷兰文的“brik”,即货车之意。现在,英语世界虽然普遍以Estate或Wagon代表五门的旅行车,而“Shooting-brake”这名词似乎比较多用于采取同一概念制造的三门车型身上,但其实它们都还是旅行车了。

定义与变奏

至于什么样的车是旅行车,其实也没有一个很严格的意义去划分。简单来说,采用两厢式设计,拥有A、B、C及D柱,后排座椅能够灵活地收折起来以增加载物空间的,就是旅行车。至于旅行车和溜背车的分别,则是前者的车顶一般会伸延至接近车尾的位置,而溜背车则一如中文名字所示般,其背部是较为倾斜的,而且也不一定备有D柱。当然,这样的划分是有点粗疏,特别是现在的汽车设计愈来愈细分化,以上所谓的一些特征也出现在其他车型,特别是SUV的身上,而正因如此,旅行车的特点和优势在最近十多年代是愈来愈模糊,愈来愈不明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行车的一大特点,就是可配合折倒后排座椅,令载物空间大增。

刚刚提到,旅行车的一些特点和市场份额近年被其他车型逐渐蚕食,特别是车身型态与旅行车十分接近的SUV就更是如是。但其实在SUV大行其道之前,旅行车也发展出一种既有其本身特征,同时还提升了在不同路况的适应性的变奏版本。这种被不同品牌分别称为“Cross Country”、“All-Terrain”或“Alltrack”的车型,简单来说就是把旅行车的底盘升高及加入四驱系统,并在车体下方的裙边和轮拱等部份包覆塑料。虽然这车型不能用作专业越野,但一般凹凸不平的路面却难不倒它,而由于其底盘与旅行车相同(而绝大部份的旅行车均是改良自轿车版),故其在一般道路的行车表现仍能保持旅行车的舒适性。理论上,这种车型在SUV流行到如此程度的今天,其生存空间应该比旅行车更狭窄,然而我们仍能看到沃尔沃、奥迪、奔驰、大众及斯柯达等品牌推出新世代的产品,试想原因,或许正是由于人们追求个性化而带来的市场细分化,令旅行车以至这种 “全地形”旅行车虽再也不能成为一种主流的车型分支,但作为一种突显个性的细分市场产品,仍是相当具有价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驰的E级All-Terrain车型,是旅行车的一种变奏。

潇洒的北欧俊男

喜欢旅行车的原因,每个人都可以不一样。有的人纯是看中其实用性,能较轿车装载更多的物件;有的人则是喜欢其少众,从而得以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品位;而有的人,可能是喜欢其车身设计,觉得其线条要较轿车和SUV来得潇洒流丽。其实最近十多年的旅行车,早已脱离了过去纯粹是把轿车的车顶延长的做法,而是在考虑了整体线条和美观的前提下重新设计,更有过犹不及者,例如笔者曾拥有的阿尔法罗密欧156 GTA Sportwagon,就因为过份追求造型之美,令其行李厢的容量反而较轿车版更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曾拥有的阿尔法罗密欧156 GTA Sportwagon,为了追求美感,其行李厢容量竟较轿车版还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提高底盘及在车身下部包覆了保护性的塑料,但V90 Cross Country仍不失潇潇俊逸。

说到漂亮的旅行车,笔者近期的最爱要算是沃尔沃的V90,不过大概由于旅行车在国内还是比较小众,因此沃尔沃并没有引进,反而是上面提到的变奏版――V90 Cross Country能够出现在中国市场,看中的或许正是其更能适应中国的路况以及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SUV式车型的喜好吧!如前所说,Cross Country式车型与一般的旅行车在外观上的不同其实就只是底盘升高了一点,以及裙边和保险杠包了塑料,让其样子看来多了一份粗犷,但由于V90原来的外观设计既有北欧式的简练,线条也是相当利落潇洒,因此就是有了上述的些微变化也改变不了其俊逸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较旅行车版拥有更强的道路通过性,大概是V90 Cross Country会被引进国内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V90 Cross Country的内饰跟旅行车版分别不大,后排同样可以灵活地收折起来。

不过与以接下来介绍的另一款旅行车相比,V90还是相当幸运的,因为最少其变奏版本能够在中国市场发售,而笔者想说的这另一款漂亮的旅行车,就是捷豹的XF Sportbrake。

英国绅士与德国跑者

虽然气质与阿斯顿马丁有点相近的捷豹并没有如前者般在宣传上强调其车型的设计之美,但自从F-Type和这一代的XJ面世而引领品牌全新的设计语言以来,之后陆续推出的车型,不论是轿车的XF和XE还是SUV的F-Pace和E-Pace,都流露出一份英式的典雅之余却又兼具运动的力量感与流线的美态,而这当中堪称为集这些设计优点于一身的就是XF Sportbrake。这款旅行车既有轿车版XF的种种优点,但向车尾缓缓向下伸延并配有一个顶部扰流尾翼的车顶,却赋予了它更年轻活跃的感觉。因此在F-Type以外,这可是笔者最喜欢的一款捷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捷豹没有把XF Sportbrake引进到中国,实在有点可惜。

不过既然捷豹没有把它带来中国,那样保时捷最新的Panamera Sport Turismo则会是另一个很不错的、“美”的选择。当然,保时捷官方曾表示Panamera Sport Turismo并不是旅行车,然而我们在前文所提到的旅行车的特征,它却全都具备。说它不是旅行车,可能是因为它的尾部设计得较一般旅行车倾斜,更像是溜背车或轿跑车常见的线条,加上保时捷希望强调品牌及车型的运动本色,所以才如此强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时捷虽然表示Panamera Sport Turismo不是旅行车,但这款运动车型却拥有旅行车的大部份特点。

与上述两款车型的“美”比较,Panamera Sport Turismo似乎缺少了一份从容洒脱,但代之而来的却更具力量、更具肌肉感的运动之美,而且新一代Panamera的整体线条远较上一代看来修长流畅,因此它就如运动场上的短跑选手一样,是一款能将力量之美发运得淋漓尽致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