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铭炤(台湾薪柴烧创始人)

“一件薪柴烧作品除了制作成本烧制成本......更多的是和自然界的互动。”

薪柴烧,基于对传统柴烧的研究,区别于早期各地上釉的柴烧,通过不同的地方特质性来展现当下审美与烧制技艺。目前,仅在台湾大小不一的柴窑就有150多座,但严格按照传统技术制作的却不到10个,而真正从淘泥、摞泥、拉坯、修坯再到筑窑烧窑一个不落、亲力亲为的,唯简铭炤一人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味,火色以及落灰是欣赏薪柴烧的基本落脚点。土味简而言之就是陶土的质感,也就是陶土的基本颜色和肌理;火色源自于木头的黑烟和陶土中的氧化金属,通过对技术性烧成方式的控制来达到不同的颜色自然呈现;落灰(自燃釉)跟汉代所谓的汉绿釉意义其实一样,是借用木头的灰在高温状态下熔解所形成的玻璃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薪柴烧的燃料一开始就是一个不可控制之燃料,如粗 、中 、细柴的火焰呈现面貌都不一样。再者,柴的密度 、干湿度 、软硬度对火的状态都有不同的延续效果,又因为同一根木柴在燃烧后制作出的气氛为先还原后氧化,所以是活的火焰状态。而又正因为火焰这非单一性质状态,使得薪柴烧中火色的自然呈现是电窑和瓦斯窑没有办法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铭炤的陶器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材料,土是台湾北部的天然土矿,柴也仅是进口木材的边角废料,通称“杂木”,在烧制温度超过1200 ℃以后,一些所谓的不稳定“有毒性”的氧化金属都挥发掉了,最后烧结剩下来的都是安全且稳定的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艺术,也只是过生活而已。简铭炤坚持以人的生活为标准,把对人体工学的研究也带到作品造型中......“我的茶器、花器都希望有人用到才好,没用的东西就是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烧是最原始制陶的根本,自有人与自然存在开始就发展延续数千万年。从最蛮荒的地区到最先进的国度,皆存留其真诚不减的文化技术,实用于生活中,变土为器方称人文真谛,无人文何来艺术之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