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执政晚期已经有自我反思的迹象,秦国已经有朝着“宽政”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而扶苏若顺利接班,他的执政方略极有可能是在不改变秦国法治的前提下,对部分严刑峻法进行调整,吸取部分“仁政”的精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最后一次巡狩天下做了两件可谓“一反常态”的事——

第一件,跑到九疑山祭祀舜帝;

第二件,跑到会稽祭祀大禹。

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德。

舜和大禹,都是上古的贤王,以仁德和爱民著称后世,更是孔子所宣扬要天下的诸侯应当效法的。那么作为法家的忠实拥趸者秦始皇为何要祭祀孔子所尊崇的圣王?

这说明秦始皇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统治下,徭役太重,百姓“苦秦”,他通过祭祀圣王,向百姓传递一种信号:我要效法尧舜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大凡国家有什么重大方针策略调整之前,基本都会搞出点舆论(比如我朝某大官快倒台之前,总是会有些风言风语,传播上管这叫“预热期”),而这件事可以看成是秦始皇对秦政苛严的反思,如果始皇帝并未暴亡,回到咸阳极有可能会有新的、相对宽松的政治方略出台,缓解人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扶苏是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继承人?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扶苏并不如嬴政有为政的天赋,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里,也只有扶苏才最具备储君资格。

一、 扶苏为长子,其余诸子均默默无闻,胡亥之所以捡着便宜,并不是始皇帝想传位给他,而是“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儿子爱慕父亲,想一起出去玩玩,始皇帝答应了而已;

二、 扶苏被始皇帝拉出去从军历练,有官职——九原监军,有意思的是,这官职还是在他因为焚书坑儒冲撞了秦始皇之后获得的,也就意味着扶苏非但没受到惩罚,反而还升了官(始皇发怒并不代表他讨厌扶苏,儿子有想法有胆识,我想作为父亲,内心是欣慰的);

三、 将扶苏与蒙恬放在了一起,蒙恬是谁,秦始皇同年出生的发小,当时最高级别的领军大将,也是拥兵最多的将领(30万)。主要是蒙恬的弟弟蒙毅是郎中令,位居中枢,与始皇帝极为亲密,蒙氏一文一武的格局,已经是秦始皇为扶苏选定的未来朝堂两大柱石。

所以,虽然未明立储君,但扶苏是秦皇选定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只是始皇帝没想到自己会死得这么快(50岁),很多后事都没安排好。

史书记载以及当时人的评价都说,扶苏为人比较仁慈,但扶苏代表的是儒家的利益吗?

很多人说扶苏是儒家的,理由就是焚书坑儒之时,他为儒生们求情。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没有任何依据能说明扶苏代表着儒家的利益,如果犯法被坑的不是儒生,而是墨家子弟,扶苏会不会求情?

肯定也会。

《史记》这段扶苏劝谏秦始皇的这段话中心思想并非保护儒生,而是“远方未定,杀这么多人,臣恐天下不安”,他是站在维稳的角度去说的,并非站在儒家的角度去说。

所以幻想着扶苏成为二世皇帝之后,他会废除秦法而行儒政,这种几率是很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法不可能废除,因为扶苏生长于秦帝国,从小接受的思想便是法家教育,读的书估计都是商君书、韩非子之类的,学习法令是皇家公子的必修课。

“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胡亥学的都是“狱律令法事”,那扶苏能专攻四书五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综合上面所有的结论——

1、 嬴政执政末年在反思,秦朝政治有朝宽松发展的可能性;

2、 扶苏若继位,群臣和天下都服气,后来屠戮功臣、杀害皇族的事情不会发生,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当朝名将各个俱在,即便出现叛乱,也不会像胡亥时候无法控制任其蔓延(当时名将除了章邯,基本都没了,就算章邯,灭张楚也是分分钟的事;秦始皇留下的三公九卿,除了李斯,其他非死即逃,政府无法运转了);

3、 扶苏仁慈,严苛的秦政调整成为必然,但扶苏不是儒家,不会改变秦国法制,而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秦始皇的后来所反思的:在不抛弃法制的前提下,减轻徭役,效法圣王,安定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灭亡秦朝的第一把火是陈胜吴广起义所引起的。如果扶苏即位,减轻徭役——至少阿房宫、秦皇陵等大型工程不会出现数十万的徭役——民心在手,天下不会大乱;即便再有造反,蒙恬、李信、杨端和等名将也能迅速平定,军队在手,有维稳保障;而扶苏必然会颁布新的政令,或许会对天下名士优先选用,政府能够高速运转,出现问题能够迅速解决,所以政治上也有稳定保障;有军有民、政治清明,即便扶苏没什么能力,只要乖乖听话,天下也能垂拱而治。

惜哉。

历史不容假设,长治久安也是不可能的,但扶苏接班的话,秦朝不会这么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