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

就是那个曾写出

《在路上》的凯鲁亚克

的作品,然而这部失落的剧作

却很少有人读明白

1

96年的一个小孩跟我说,今年过年,他主动申请了值班,不回家过年了。

我大约知道他的公司和工作情况,其实,他不用值班的。

为什么?我问他。

人多,而且不就是过个年,没必要非得这时候回去。他说。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啊!我说。

大叔,你这是老思想了。春节也就是比周末多放几天假而已。想“阖家团圆”,平时啥时候不成啊!他反驳道。

这是传统节日,跟周末不一样的。我说。

你是不是又想提孝顺的事情?平时都没时间尽孝心,非要过年凑那热闹回家装孝顺,真的没必要。他说。管好自己,别让家里给你操心就成了。

我知道说服不了他。

于是我有些焦虑了。

因为我感到,越来越年轻的那一代或者以后的几代,会渐渐失去了对过年、过传统节日的期待——很多事情,一旦没了期待,这些事也就会渐渐不存在了。

2

浩子是大学同学,去年清明节前辞职了。我们都觉得比较惊讶,因为他在那家公司算是骨干,很多重要的工作都是他牵头去做。人虽然熬得显着苍老,但他收入可观。

怎么就说辞就辞了?群里几个大学死党七嘴八舌的问。

先别说这个,就问你们,清明端午这些过节的时候放假吗?他问。

有人放假,有人的公司加班。

过节加班,很正常啊!群里大家议论。

看看看,你们果然也是被同化成加班奴了。他说。我给你们说说我为啥辞职吧。

加班是正常,不加班才是非正常吧。群里说。

让他说!燥声起。

我爷爷不是去年刚过世吗,节前我找领导去请假。因为我们清明节三天不放假,正常上班。他说。我说,我得给我爷爷上坟,好歹准我一天假。领导的意思就是项目在最忙的时候,大家都加班,不好放我走。

这很正常啊。都这样。群里有人说。

然后,领导想了想,突然说,你们年轻人应该都挺好玩网络的都不是吗?他说。我说昂,咋了。领导说,我记得不是有那种网上祭奠嘛,你要不在线烧一下?

在线烧一下?群里炸了。

有人骂娘,有人调侃,有人愤愤不平。

我说,浩子跟你们说这事,应该是要问你们,你们有多久没把过节当个事儿看了?

浩子说,对!就是这意思!我们自己都觉得工作比过节重要,那以后还能有节?屈原白死了?春节也不过年回家了?

3

点点是个85后,东北人,多年北漂,患有严重的焦虑症。

按她的话说,本来没那么焦虑,听完罗胖子的跨年相声,突然变成严重焦虑了。

唯一能让我乐观点的,是焦虑算北漂白领的标配。她说。我还是个白领,知足了。

她家在东北,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但却有大把的时间放在工作和旅游上。

年假或者法定假日基本上会去国外玩吧。她说。扫墓?吃粽子?粽子不是想吃就能吃到吗?干嘛非要端午集中在这一天吃个够?春节也没啥意思。

它们更多在于传统意义。我说。是我们要坚持的传统文化。

那你呢?她反问。你能坚持着数十年如一“节”的重复这些传统?

我语塞了。回想一下,我可能更多扮演的,是一个付款者的角色。

端午节,在京东上买些粽子快递回家;中秋节,就是买月饼;过年了,就是买酒,买瓜子,买糖,买点心,然后还是快递回家。

你看看。她嘲笑我道。真正把这些传统节日过垮了的,是你这一代。然后一代不如一代。到最后,大家就是放个假而已,谁会在意是什么节?

我感觉自己要被她说服了。但又想要反驳一下。

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包括你们这一代,也不是主动放弃了这些节日,只能说是生活压力太大,让我们无暇顾及了。但也不对。我说。那时候开北大荒的时候,那帮人也算北漂,他们那年代生活压力也是一样的大。为什么他们就没有放弃这些传统节日呢?

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压力大的同时,社会的生活水平又在提高。过去吃不到的,现在都能吃到了,什么饺子,粽子,月饼,汤圆元宵的。她说。要知道,传统节日描绘的那些故事,可都还是贫困时期的状态呢。

我再次感觉她说的很有道理。但还是觉得必须要反驳一下。

你说的这点是没错的。但所有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点。我说。那就是,让平时不易相聚的家人们,能够团圆。这才是传统节日的意义。特别是春节。

4

我这人有个毛病,一跟人较劲,就喜欢找个事情较量一下。当晚我就喊了两个哥们作证,跟点点摇色子斗酒。作为一个山东人,我自认是有量的。

酒文化、酒礼、酒桌排座,我都能娓娓道来。所以面对那些稚嫩的对手,我还在开局前特地交代哥们,过会儿一定要将点点安全送回家。

那天晚上,我的手没离开过酒杯片刻。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躺在自己床上,手机在脑袋边,锁屏上显示了一通的微信提示。有一条是点点发的:

过年我得回家。我爸说,不管买什么年货,越临近年,就越觉得家里缺点啥!

有一天,你会发现,那些曾陪我们一起过年的人,老了。他们需要的年,是能多一点与你们在一起的,回忆,而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