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西赣南等地的农村,每逢快要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种名叫“米果”的小吃,在赣南人的年货里,米果是必不可少的。过去,赣南人走亲访友,也都喜欢相互赠送这种色泽金黄、意寓吉祥富贵的特色小吃。(图说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四季,这道小吃只有冬天的年前才能制作。最初,农村的妇女们会走进大山,挑回来不少黄荆枝叶。然后,把枝叶晾干,再火烧取灰,水滤后做成“灰水”。而制作米果最好的材料便是“大禾米”,这是一种“香稻”,产量很低,现在已很少种植,多改用粳米和糯米代替。至关重要的,还有一种名叫黄栀子的植物果实。(图为赣南农村米果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工序太繁琐,现在制作米果已多采用机器,以前的赣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全手工制作米果的容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这样,农村的很多老人依然不舍得忘记手工制作,因为手工制作出来的米果味道更纯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到前年的这段日子,村里的米果店一定是热闹非凡,每天来制作米果的村民必须要排队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板印是专门用来制作米果的形状的,现在很多地方也基本见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果的做法有很多,既可以炒着、煮着吃,还可以蒸软以后,拌着糖、辣酱吃。千百年来,米果已成为了赣南客家人过年必备的食物,每当有亲朋来访,主人除了马上蒸一碗鸡蛋,还会炒上一大碗米果作为茶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江西赣县农村的米果店,排队等候制作米果的村民们。了解更多故事,关注公众号“图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