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我前面介绍了很多,美型的角色、高能的操偶、永远出乎意料的剧情。唯独口白没有详情介绍。

口白简单来讲就是霹雳布袋戏的配音,这个并不是专业的解释但是最浅显易懂的介绍。我们看日本的动漫一般是没有旁白或者只有开头结尾有旁白,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声优来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霹雳布袋戏的普通话版本也是如此,比较厉害的配音演员可以驾驭好几个角色。但霹雳布袋戏的闽南语版就是一个人配旁白和所有角色,不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主角配角路人炮灰全部都由八音才子黄文择一个人来完成,这就叫口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想看霹雳布袋戏,但由于听不同闽南语而放弃,觉得闽南语太晦涩,听着费力,不如普通话。普通话版本就算是错过了一两个镜头听台词也知道剧情,闽南语显然是不允许这个操作的,不然剧情你就连不上了。

我是被三余无梦生吸引入坑的,当时看的是三余泡茶弹琴的镜头,旁白说的词是:莽莽红尘,谁将韶光偷换,人也好,魂也罢,不过一抹塘荷影。但是不看字幕听着实在是累,字幕是台湾霹雳社那边的,是繁体字,看得眼睛也累,我就放弃了。后面出来普通话版本,看了入迷,但被台湾配音吓到了,就去看闽南语版本,由此才知道黄大声音的魅力与口白的不可或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看剧的前辈在霹雳布袋戏普通话版下面刷评论,让新人去看闽南语版本,这才是正宗,不要看普通话版本太垃圾了了。

这种做法很不友善,出发点是好但说的太ky,而且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喜好,说看普通话版本就是垃圾未免狭隘。而且这中间有个接受度的问题,南方人还好,北方人习惯了普通话接受口白难免有困难。

想要听黄文泽的口白不费劲,有3个小窍门,掌握以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延伸,你再看闽南语版的霹雳布袋戏,能学会一门新的方言也说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闽南语版霹雳布袋戏第一个诀窍就是找谐音,这个是很多道友都会用的招数。我们上学学英语也是这样,在英文下面用汉字缀上它的发音,用中文念出来,比如亦可赛艇什么的。

拿霹雳布袋戏举例,一页书的闽南语发音是“一压酥”;好姐姐的闽南语念法是“好佳嫁”,念的时候突出a的发音;人的闽南语念法是“len”,拼音念一声,一留衣对绮罗生说话就是我不是什么len;生死的闽南语念法是“醒西”,西着重i的发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举的谐音梗都是霹雳布袋戏里出现比较频繁的词汇,对于你喜欢的角色名也可以这么记,这样就不怕人物混淆了。当然对于前辈、苦状万分、好友等常用词汇大家也可以熟悉并牢记一下闽南语发音。

第二招就是习惯闽南语的语调。我们讲普通话的时候抑扬顿挫的感觉十分强烈,ā á ǎ à 四个声调念的十分清楚。闽南语不是这样的,闽南语的语调多数是一声二声和四声,三声不拐弯,念法和一声相似。二四声通常是连读的,不相信的话你可以尝试一下“什么”“好友”这两词的闽南语念法。

如果你习惯了闽南语这个念法和语调,就会在接受度上拉近许多,心里上就不会再那么抗拒闽南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招是要习惯闽南语的固定用法。闽南语里没哟打草惊蛇这一说,只有打草惊邪,同样的引蛇出洞也是按照引邪出洞来用。这就是固定用法。

闽南语自我称呼里,我通常用吾来代替,比如质辛宝宝的口头禅:“吾不准,吾不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示否定的“别”“不要”都用“麦”来代替。麦胡说、麦这样就是不要胡说、不要这样的意思。

吾和麦这两个是大家能够发现的固定用法,因为这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比霹雳送出的便当都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三个是我总结出来听闽南语不费力的小窍门,我离听懂还很遥远,不过我想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听闽南语不看字幕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