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无疑是全人类的劫难,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轴心国的人民在内,即便他们也不一定干净。

劫难,意味着不仅仅是由战争带来的直接损失与毁灭,更因为二战罪魁祸首——德国纳粹及日本皇室、军国主义在濒临灭亡时的疯狂举动——自我亡国灭种。

这是一个常人想都不敢想的阴暗世界!这种做法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在二战末期,就真实地出现了、发生了。

那么,这些明确的具有代号的邪恶行动,都是那些国家发起的,究竟都有什么呢?

本期,“历史脉动”将以一个专辑,为大家展示一个内心世界极为恐怖的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号行动,不是万里无云的天,而是彤云密布的天

“天”号行动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3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突破了日军内防御圈后,发起了打开日本门户的冲绳岛登陆战。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南端,是该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长约96公里,平均宽约13公里。它北起日本九州,沿琉球群岛形成一条岛链,掩护着日本在东海的生命线,形成了日本南部可靠的屏障,素有"日本国门"之称。美军一旦占领冲绳岛,就可以切断日本与其在华南、缅甸和荷属东印度群岛驻军的海上联系,为进攻日本本土。而日本的末日几乎就在眼前了。

3月末期,美军登陆冲绳岛。下一步想都不用想,必定是踹门而入,直捣炕头。

日本大本营面对关键时刻,不惜拼死一搏,实施了“天”号作战方针,按计划对美军实施自杀式攻击。日军投入作战规模巨大,想出动战斗机7852架次一举重创美军。

“天”号行动4个作战步骤:

“天”1号行动:死守冲绳;

“天”2号行动:死守中国台湾;

“天”3号行动:死守中国南部沿海;

“天”4号行动:死守中南半岛、海南岛。

神风敢死队攻击美军建立一个有利的前进基地。因此,美军最高统帅部从1945年1月起就制定了进攻冲绳岛的"冰山"行动计划,调动的总兵力达45万余人,舰艇1500余艘(其中航母36艘),飞机2500架。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任作美军舰支战总指挥,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任登陆部队的地面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5舰队司令雷蒙·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

日本大本营对冲绳岛也极为重视,并将此役称为"天"1号作战,不断加强对该岛的防御力量。驻岛的日本部队约8.6万人,另加海岸基地部队和由岛上居民编成的特编团等,守岛兵力共10万余人,飞机250架。由牛岛满中将担任守岛总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绳岛部队守岛总指挥牛岛满中将

1945年4月1日早8时30分,美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在冲绳岛两岸南端的羽具岐南北9公里地段突击登陆,当天即有4个师约6万人及大批坦克、火炮登陆,建立了正面14公里、纵深5公里、包括两个机场在内的登陆场。4月4日以后美军遇到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从4月6日至6月22日,日军为固守冲绳,投入了大量的"神风"自杀式战斗机对美军舰船进行了10次大规模攻击(“菊水”行动1-10号:倭国心肌梗死前的回光返照)。攻击虽然也使美国军舰遭到重大损失,但对整个战局未起决定作用,日本守军最终被击败。6月23日凌晨,日军第32集团军司令牛岛满及其参谋长剖腹自杀。

这并非是"天"1号作战全部。为了打击盟军的士气,日本军国主义不惜蛊惑、胁迫甚至亲自动手屠杀冲绳的普通民众,致使冲绳岛的日本籍公民集体跳崖、自杀不计其数、损失惊人。

日本军国主义就是以这种方式瓦解盟军心理:即使我输了,你也休想得到什么!你们根本就不会得到一个被你们征服的大和民族。

这次战役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在长达96天的血战中,日本使用大规模航空特攻战,共动用2393架特攻机,共飞行7852架次。日军伤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被击沉、击伤舰艇20余艘。美军伤亡4.9万余人,损失飞机760余架,被击沉、击伤舰艇400百余艘。冲绳岛战役以日军失败而告终。

"天"号行动对大和民族的自戕,已经超出了军人领域及本民族,魔爪伸向了它所占领的国家及民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决”号计划

在日本败亡前夕,曾经多次举行御前会议,当时的日本陆相阿南惟几仍然在昭和天皇面前大肆鼓吹本土防御的“决”号计划的可靠性。他声称防御的中坚力量是全体国民,盟军就算登陆成功,也会在日本的每一寸土地上付出代价,全民皆兵甚至展开巷战都在所不惜。

阿南惟几的提议并不是狂妄自大,跟据当时日军大本营统计,截至1945年8月14日,可投入于本土决战的日本陆军兵力仍有235万,即53个完整编制的步兵师团和25个步兵旅。另外,日军的装甲部队规模也相当可观,包括2个装甲师团和7个坦克旅。除此之外,军国政府还可以利用日本国民的爱国情怀,组建了人数近3000万的民兵等准军事组织。如果这一建议能被接受,那么登陆日本的作战势必会异常的艰难,甚至变成战争泥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陆相阿南惟几

这个“‘决号’作战准备纲要”由作战、兵力运用、国内抗战、国内警备、交通、通讯、兵站等各项计划组成,另外附有“关于本土作战的陆、海军中央协定”。其要点如下:

“决”1号:北海道、库页岛与千岛群岛方面;

“决”2号:东北方面;

“决”3号:关东方面;

“决”4号:东海方面;

“决”5号:近畿、中国与四国方面;

“决”6号:九州方面;

“决”7号:朝鲜方面。

“决”号计划分为3个时期:

第一期:4月-7月之间,整顿;

第二期:8月-9月之间,加强;

第三期:10月以后,完备。

但在九州、四国,应于6月上旬整顿好应急的态势。

可见,这是一个几乎动员了日本举国兵力的计划。这个计划意味着,如果盟军登陆,日本军队将不惜战到最后一人。此计划只比“一亿玉碎”缺少了普通民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这边的筹谋,盟军方面其实早有准备,因为他们清楚:对手已经没有了人类的正常理性。盟军当时已经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这个作战计划名为“没落”行动。“没落”行动包括“奥林匹克”行动和“小王冠”行动两部分:

“奥林匹克”行动预定于1945年10月实施,目标是占领九州岛1/3左右的日本领土,从而与之前占领的冲绳岛相互呼应,构成向日本本土进攻的主要基地。行动预计投入约43.1万人,包括36艘航母、11艘重型战列舰、387艘驱逐舰和近400艘登陆舰在内的庞大登陆部队。另外,美军第5、第7舰队将担任支援任务。

“小王冠”行动则预定于1946年5月1日实施,计划投入80万人直接参与登陆行动。美军第1、第8集团军分别从房总半岛和相模湾两个方向同时展开登陆,并最终在东京会师。这一规模就已经超越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这还不算完,盟军计划将从欧洲、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多地集结军队,源源不断运送至登陆区。

而且当时为了减少伤亡,在“没落”行动进行前,麦克阿瑟已经制定了消灭日本有生力量的计划,当时计划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的覆盖式轰炸,而且盟军之中甚至有人提出使用生化武器的计划,旨在让日本彻底丧失战斗力,用于减少盟军的伤亡。

为了迷惑日本人,盟军还制定了一个以假乱真的作战计划,那就是“彩色蜡笔”行动,目的是让日军相信盟军高层为减少伤亡,拒绝采取登陆作战的计划,以围岛轰炸的方式取而代之。

盟军的行动计划最终都落空了。并非是盟军退缩了,而是日本终于被原子弹吓住了。因此,至少日本军队——几乎是国家最宝贵的建设力量、发展资源——得以保存。

反过来,如果日本人据死抵抗的话,日本中青年男人将消耗殆尽,并将对未来日本社会产生难以抹平的重创,不知需要几代人才能逐步恢复正常的人口状况。这就是“决”号计划希望避免、但又难逃脱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亿玉碎”

“一亿玉碎”

进入1945年,美军开始逼近日本本土,东京不得不启动“本土决战”(“决”号行动)的准备。

日本大本营在1945年2月宣布“从根基开始动员”,自本土征召从未入伍服役的19-40岁男性、已经退出现役的40-45岁老兵乃至17-19岁的少年加以突击训练,以增加150万作战部队。冲绳之战中,就有28228名国民义勇队员阵亡和失踪,由男中学生组成的“铁血勤皇队”和女中学生组成的“姬百合队”分别阵亡876人、194人,死亡率超过45%。一旦战场延伸到本土,伤亡势必更加惊人。陆军科学研究所甚至计划在沿海的村庄散布鼠疫杆菌,将当地居民和美军一同送下黄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中学生组成的“姬百合队”在训练

为动员全体国民参与作战,小矶国昭内阁在1945年3月23日通过决议,将民间动员团体改编为民兵组织,进行军事训练。以行政町(相当于城市的区)和村庄的户籍居民为基干的民兵称为“市町村国民义勇队”,以低阶公务员、工人和商社职员为基干的民兵称为“职域国民义勇队”;此外还征募了918支由复员军人组成的“特设警备队”(每队约300人),准备和美军进行游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矶国昭

6月23日,铃木贯太郎内阁正式通过《义勇兵役法》,规定所有年龄在1560周岁的男性国民以及17-45周岁的女性国民,除已经加入现役或服务于重要的科研、军工单位者外,皆须编入“国民义勇战斗队”,以增加2800万兵力。义勇队的武装需要由队员自行筹措,大部分人使用的则是单发土枪、弓箭、日本刀、双股叉、铁锹和镰刀。——铃木首相在观看过一队义勇队员的训练后,不禁嘟囔:“太胡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铃木贯太郎

大本营计划将陆上兵力最终扩充到315万人。然而,为如此庞大的部队分配武器、弹药和燃料却成了大问题。

为了凝聚士气,日本宣传机器还喊出了“一亿玉碎”的口号。按照政府的逻辑,一旦本土被美军占领,“神州”和“国体”势必不复存在,届时“皇国”子民的生命也将失去意义,与其如此,还不如统统“玉碎”,以自己的牺牲抵消敌人。

美方并非没有估计到这一点。1945年6月,马歇尔上将对杜鲁门总统表示:从冲绳战役的情形推断,美军在九州之战期间的总伤亡可能达到7万人,日方则为35万人以上;至于规模更大的本州战役,陆军部已经做好了阵亡20万人、轻重伤60万80万人的思想准备,同时预测日军官兵和平民将死亡500-1000万人,并爆发大规模瘟疫和饥荒。换言之,假如“决”号作战真的在1945年11月开始,日本总人口的1/5可能都将在一年内葬送。

在此前的冲绳之战中,就有28228名国民义勇队员阵亡和失踪,占战前当地居民总数的7.5%;由男中学生组成的“铁血勤皇队”和女中学生组成的“姬百合队”分别阵亡876人、194人,死亡率超过45%。一旦战场延伸到本土,伤亡势必更加惊人。陆军科学研究所甚至计划在沿海的村庄散布鼠疫杆菌,将当地居民和美军一同送下黄泉。

当然,做出战争决策的那些人并不打算和普通国民一道“玉碎”,他们早已觅好了藏身之所。1944年7月,东条英机内阁开始在本州岛中部寻找避难所,以为东京陷落之后的备用大本营。由陆军次官富永恭次领导的委员会经过实地查探,选定了长野县的松代町,并提出在当地的象山、皆神山、舞鹤山挖掘坑道。11月11日,这项预算高达2亿日元的工程正式开工,它包括设在地面的天皇和皇后“御座所”、宫内省办公处以及隐藏在坑道内的大本营陆军部与政府机关办公处、日本放送协会、中央电话局、仓库等设施。整个坑道长达10公里,顶部以钢筋混凝土加固,足以抵御10吨重型炸弹爆炸的冲击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军次官富永恭次——天晓得,为嘛这些日本货怎都如此德性

当然,这一切都是枉然。二战后,盟国对日本进行了清算,虽然有印度等国家的律师别有用心对日本军国主义加以保护,这些罪魁祸首仍然没有逃脱被推上绞架的命运。遗憾的是,清算远远没有涉及到问题的实质。

严格来讲,“一亿玉碎”并非是完整的行动计划,更多的是叫嚣、鼓动、唆使,其真实目的不外以下两个:

1、成为一个粘合剂,将“天”1-4号行动、“捷”1-4号行动、“决”号行动与国民称帝相粘连,用全民皆兵的图景阻吓盟军对日本本土登陆用兵,从而为军国主义负隅顽抗直至成功摆脱军事困境,增加一层无比厚重的挡箭牌;

2、退而求其次,是用可能出现的空前绝后的、不可逆的全民族灭亡为武器,对盟军实施心理震慑,逼迫盟军放弃对日本本土及军国主义赶尽杀绝,以求得“有条件”终战,并使战争罪犯们与民众相互捆绑脱困的最终局面——即使到了1945年夏天,大本营依然抱有“有条件投降”的幻想。

“捷”1-4号行动、“天”1-4号行动、“决”号1-7行动,以及“一亿玉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和民族整体灭亡的路径。这个路径最终没有导通,因而对全人类的最终影响,尚难以评估。

玉?日本人是玉?!或许吧。不过,更大的可能是玉的边角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禄命令”行动

“尼禄命令”行动:疯子癫疯时无人消受的作品,是“历史脉动”已经发布的行动计划。

此行动是纳粹德国的最高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发起的。1945年3月,希特勒控制的地区仅为其曾经最大势力范围的一小块。此时,苏联红军与美英军队在德国中部会师已指日可待。希特勒一直期盼着奇迹的发生,他曾寄希望德国能出现一场苏联式的“全民参战”。

但事与愿违,德国人民已不愿再做无谓的牺牲,开始早早将家里的桌布和床单悬挂在窗外,作为投降的标志;他们甚至哀求德国士兵不要再保卫他们的村庄和城镇,以免在最后时刻遭到灭顶之灾。

面对雪花般飞来的不利消息,希特勒的狂妄逐渐化作失望、无奈和愤怒。特别是当他意识到曾对他顶礼膜拜的德国人民辜负了他的期望时,他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

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表达了毁灭德国民族的想法:“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也将灭亡。没有必要为这个民族维持最原始的生存基础,恰恰相反,最好我们亲自动手把这些基础毁灭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最软弱的民族。”

在不仅是想法,在近乎绝望的境况下,狂怒的希特勒当即强硬地下达了报复性的元首“第一号指令”——命令德国西部的所有居民立刻进行迁徙。命令下达后,军官们都吃了一惊。出席会议的一位将军力劝希特勒放弃这种做法,因为铁路运输早已瘫痪,徒步迁徙根本得不到安全保障,也没有任何食物可供应。

希特勒却冷冰冰地说:“我们不能再花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居民了。”然后便转过身去,不予理睬。

对于元首的命令,纳粹还是要执行的,很多民众由于被迁徙而无辜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尔伯特·施佩尔

有鉴于此,希特勒的私人朋友,纳粹德国“首席建筑师”、军备部长贝托尔德·康拉德·赫尔曼·阿尔伯特·施佩尔,先后三次苦口婆心劝阻希特勒,最终,希特勒放弃了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将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畏罪自杀。

“尼禄命令”行动是基于与“一亿玉碎”完全相同的初衷所形成的命令:

1、全民抵抗、全民战争、全民皆兵,也就是说,从此不再有兵民区别;

2、通过模糊兵民的界限,使对手基于道德、理智而不得不产生迟疑,甚至退却;

3、核心的,就是企图苟延残喘。

上述的几个行动计划,就是二战时冰冷的现实。好在历史在此时刻动用了无形的手腕,用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将这几个邪恶计划逐步消除掉。

除此以外,德国海军还有过两次针对自己的毁灭行动,而且是自发的、真真切切实施的,它们就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虹”行动1-2

这两个行动,“历史脉动”全部发布过:“彩虹”行动:国家利益、军人尊严与人性的不屈、“彩虹”2行动:最忠诚于祖国的军人用生命锻铸的永恒丰碑。欢迎点击链接回看。

这两次行动分别发生在一战、二战即将结束之时,德国战败事实上已经不可逆转,等待胜利者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前夕。

为了避免海军资产落入对手,从而造成敌我双方海军实力更加严重的此消彼长,德国海军先后两次自发震惊世界的军舰集体自沉行动。而舰上的德军官兵,绝大多数与军舰共存亡。

从“彩虹”行动也能看出德日两国的微妙区别:

德国人没有无赖一样地采用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勇敢、无畏、愤怒与绝望,相反,他们以自尽来表达对对手的蔑视、对祖国与人民的忠诚和对自己荣誉的珍惜;

而日本人则很是丧心病狂,最终不是悍妇骂街、胡搅蛮缠式的鱼死网破,就是自杀式地同归于尽,实在不行居然用切腹吓唬人,简直就不是有理性生物的水准。

在德国,仅仅希特勒一个人的绝望,由于多数人的理性使一个危机中的民族得以解脱;

而日本,则是整个战争机器指挥中枢的癫狂,导致整个民族悉数上了死亡战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极必反。战争的屠刀本来对准外族的,但最终却拐弯抹角伸向本民族的脖项!战争的逻辑,就是它的发展路径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控制,以至于传导到最终结果时,甚至根本难以评估与战争的目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可以看出来,妄图用这种与发起战争初衷截然相反的方式延续战争,实际是发起者脱罪的手段,这就像惹祸的家长,自己跑了却让家人顶包。无论战争的发起者要付出多么大的责任,即便需要全民族负责,也不意味着必须付出整个民族罹殉的代价——就二战后德意日三国的发展而言,只要走正道,日耳曼、大和和拉丁民族并非一无是处。

“历史脉动”无意为战争罪行和民族污点开脱,只是对于战争发起者用这种方式本想展现勇气,却无意中暴露了懦弱的做法,实在是不耻。

因此,还是和平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