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趣味读书屋

我是白溪

这是我与你分享的第47篇原创文章

本篇文章约1000字,预计阅读需要7分钟。

好久不见,各位有没有忘了我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转眼,快过年了。过年这件事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句骂孩子的话叫“熊孩子”,但是也有欺负孩子的“熊大人”。过年期间是出现“熊大人”的高峰期。

我们来看看“熊大人”特征:

1.逗孩子吸烟、喝酒。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做一大桌好酒好菜,喝喝酒聊聊天。突然亲朋发现宝宝似乎对他们喝的酒很感兴趣,于是拿着筷子沾了点酒要让宝宝尝尝。

看似是喜欢孩子关注孩子的表现,实则是在害孩子。近几年,因逗孩子喝酒而发生的惨剧不在少数。酒精,对小孩子来说,6~10g就可能让他们丧命。

所以,一旦有亲戚朋友让孩子尝酒试烟,一定要坚决阻止,没啥可犹豫的!

2.逗孩子大笑不止。

有的“熊大人”看宝宝可爱逗弄宝宝,逗得宝宝笑的嘎嘎嘎。宝宝一笑,大人逗的更起劲了。

然而,小宝宝笑个不停很容易引起缺氧,瞬间的窒息,严重的话会引起暂时性的脑缺血,甚至口吃,损伤脑功能等。

之前就有一个奶奶逗孩子笑的背过气的新闻。所以,不停的逗孩子大笑的行为,妈妈一定要及时阻止。

3.用嘴亲孩子。

关于这种因为亲孩子导致孩子出状况的新闻,我相信你作为宝妈已经看过不少。但有时,还是会遇上“不识趣”的大人。

以下6种大人,宝妈要特别注意别让他们亲吻宝宝。

1.脸部长泡和感染病毒的人;2.传染患者,即出现发热,咽、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人;3.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5.拉肚子的人;6. 画着浓妆的人。

4.逗孩子“你爸妈不要你了”。

15年,武汉曾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情: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将才2个月大的亲弟弟从八楼家中扔出窗口,男娃当场死亡。而事情的起因就是邻居逗孩子“你爸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你了”。

对于这种“嘴贱”的熊大人,我真是想拿块胶布封住他们的嘴。

他们不懂这句话对孩子来说会造成多么大的心理阴影,仅仅是为了用这句话逗弄宝宝,看看宝宝的反应,满足他们变态的好奇心。

如果我遇到这种熊大人,我会当场坚决的指出这种话别对孩子说,哪怕别人觉得尴尬。

5.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强迫孩子。

这种情况应该是最常见的。孩子要的东西被熊大人拿在手里,孩子抢又抢不过,够又够不着。“熊大人”却要求孩子“叫爸爸”、“叫妈妈”“说你最爱谁”之类;有的要求孩子表演什么节目。

孩子不愿意,要么敷衍的做一下,要么急了动手打人。

然后有的家长可能还会怪孩子不懂事:咋能动手打人呢?孩子心理好委屈。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些情况还挺多呢?

所以,过年可不仅仅是要花钱干活老一岁,咱还要谨防身边的“熊大人”伤害咱的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