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任职美联储主席正式生效。美东时间2月5日9点左右(北京时间5日晚上22点左右),鲍威尔将宣誓就职,接替耶伦(Janet Yellen),正式成为美联储的新任主席,执掌美国的货币政策,获得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乃至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巨大影响力了。那么,能够走上如此显要地位的这位鲍威尔到底是何许人也,而他的优势和缺陷何在,未来又可能有怎样的表现?

来源:腾讯美股(ID:qqustoc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白宫玫瑰花园宣布提名鲍威尔为联储下一任主席时,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宣称,“今天是为美国人民重建经济机会的道路上一个里程碑时刻”,他说,联储需要“强大、可靠和稳定的领导力”,而鲍威尔“恰恰具备这样的领导力”。“他是个坚强、忠诚和聪明的人,如果参议院批准他的提名,杰伊(Jay,Jerome的简写)就会立即将他那充分的才智和经验投入工作,领导我们国家独立的央行前进。”

鲍威尔未来的表现是否能够达成总统先生的预期,当然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后的答案。现在,不妨先向鲍威尔过去的表现当中去寻找一些线索。

鲍威尔简介

美联储官网上,鲍威尔的简介如下:

鲍威尔2012年5月25日加入联储,接替一位提前离职的理事。他是2014年6月16日被提名连任和宣誓就职的,任期到2028年1月31日。

“在成为联储理事之前,鲍威尔是华盛顿智库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的一位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联邦和州层面的财政问题。从1997年到2005年,他曾担任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的合伙人。

“在老布什(George H.W. Bush)总统的政府中,鲍威尔曾经担任财政部助理部长、副部长,负责金融机构政策、国债市场及相关领域。加入政府前,他是纽约市的一位律师和银行家。

除了为联储服务之外,鲍威尔目前还效力于若干慈善和教育机构,比如担任普林斯顿大学Bendheim金融中心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及马里兰州大自然保护协会( 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理事等。

“鲍威尔1953年2月生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75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79年获得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士学位。在乔治城就读期间,他曾任Georgetown Law Journal的主编。

“鲍威尔已婚,育有三个孩子。”

如果再加上下面这些补充,鲍威尔的个人情况就大致可以呈现出来了。

1、大学毕业后,鲍威尔先是投身投资银行德威公司(Dillon,Read & Co .),后来便如前所述,成为老布什总统的内阁高官。

2、1997年至2005年,鲍威尔是大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的合伙人。2012年,他由奥巴马(Barack Obama)总统提名,出任联储理事。

3、鲍威尔曾经在投资行业打拼多年,自然也就成为了联储理事会当中最富有的成员这一。美联社报道称,根据他最新的一份财务状况披露文件,鲍威尔名下的总资产大约在1970万美元到5490万美元之间。

4、鲍威尔并非一个科班出身、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也没有从事过专门的研究工作。诚然,他作为投资人赚了不少钱也是他才能的体现,但他毕竟与之前的耶伦和伯南克(Ben Bernanke)不同,后两者成为联储主席之前就已经是享誉全美的经济学家,从事了几十年的研究工作,发表和出版过不计其数的论文和书籍。

5、在联储理事会的五年生涯当中,鲍威尔主要负责的是银行业监管和美国支付系统领域的工作,同时他也在一直潜心钻研货币政策。

6、就像特朗普总统一样,别人经常称呼鲍威尔为“杰伊”。在联储理事当中,鲍威尔一直非常低调,比如总是尽量避免就货币政策发表讲话。

鲍威尔的领导力

如前所述,鲍威尔的经历其实也算是相当丰富了,而在公共部门任职也已经有相当的时间。那么,在这些时间当中,鲍威尔是否表现出了特朗普所谓“强大、可靠和稳定的领导力”呢?

不妨从奥巴马2012年提名他担任联储理事说起。

2011年,由于预算案陷入僵局,美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当时,鲍威尔正在Bipartisan Policy Center做访问学者——年薪1美元,本质上是义务工作——在避免违约成为现实的幕后运作当中,拥有多重背景的鲍威尔扮演了纵横捭阖的关键角色,最终成功推动国会通过了提升债务上限的决议,而他也正是因此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赏识。

多少有趣的是,又正是因为鲍威尔与奥巴马关系密切,在奥巴马提名之下成为联储理事,这位共和党人多少受到了一些本党政治家的猜疑,他们怀疑鲍威尔是否真的赞同去监管的政策目标,而鲍威尔不喜欢公开辩解的作风更令这种想法愈演愈烈。只不过,从这个角度说来,这或许也意味着鲍威尔更容易与民主党人搞好关系。

鲍威尔的危机处理能力当然不是从天而降,除了他自己的天赋和华尔街生涯的历练之外,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在老布什政府的经历也为他积累的宝贵的经验。有趣的是,在老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里,鲍威尔的同僚之一正是去年7月间力压他而首先获得联储副主席提名的夸尔斯(Randal Quarles),而他们未来的合作也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1991年,所罗门兄弟(Salomon Brothers)多次违规操作,超越35%的国债发行竞标限额,以谋取暴利。财政部决定停止所罗门兄弟的竞购资格,而这实质上就等于逼迫所罗门兄弟破产。一旦这一幕成为现实,就极可能成为未来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案预演。好在,最终“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出手了,担任了所罗门兄弟的临时董事长,通过与财政部的沟通使得后者部分收回了对所罗门兄弟的禁令,随即在公司内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巴菲特拯救所罗门兄弟”。这个故事在金融界已经是尽人皆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当时鲍威尔也在幕后忙碌着,危机最高峰时,他用了整整一个周末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财政部长布莱迪(Nicholas Brady)等官员不停地进行电话协商,在善后阶段,他又扮演了政府与巴菲特之间的中间人。布莱迪回忆,鲍威尔“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工作,那时我真是全靠他了”。由此,鲍威尔也获得了危机处理的最宝贵一手经验。

鲍威尔还曾经负责管理十二家地方联储,这段经历显然可以让他更好地与地方沟通,让大家就货币政策达成一致。前亚特兰大联储行长罗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对鲍威尔的评价是:“他有非常棒的商业头脑,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棘手的问题。”他早年效力的凯雷集团的联合创始人鲁本斯坦(David Rubenstein)评价说,鲍威尔是一个“既有商界经验,又有政府经验,同时还有司法背景的人,这样的三合一人才非常罕见”。

并非经济学家

哈佛大学教授格劳伯(Robert Glauber)也是鲍威尔当年在财政部的同僚之一,他表示非常看好这位投资银行业内行出任联储主席。“他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人,人们尊敬他,相信他。”

不过,鲍威尔目前最让人怀疑的一点依然无可回避,即,如前文所说,他并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事实上,他将成为1980年代的沃克尔(Paul Volcker)以来第一位没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联储主席。只是,需要指出的是,曾经在伯南克之前长年担任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虽然是经济学博士,但并不是经济学家,在担任美国央行的掌门之前,他一直是在从事的证券研究和咨询业务。

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联席主任贝克尔(Dean Baker)直言不讳:“他并没有耶伦那样的学术背景和经验,这不能不让人担心,一旦经济环境变化,他到底是否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

前费城联储行长普罗瑟(Charles Plosser)也是一位经济学博士,他认为:“联储主席应该是一位受过系统训练的经济学家。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科学正在变得日益复杂,日益微妙,以及日益艰深。”

一位联储官员回忆,其实,早在2012年进入联储理事会时,鲍威尔就面对过类似的质疑。最终,鲍威尔靠着自己展现出的深度学习复杂问题的意志赢得了同僚们的尊重。鲍威尔很出名的地方之一就是,他每次开会都会带着一大堆参考资料。

尽管鲍威尔一直以来没有对任何一个政策决定投过反对票,但他也绝不是个人肉图章。前达拉斯联储行长费舍尔(Richard Fisher)解释道:“联储近年来形成了一个传统,即理事们不投反对票,然而这绝不意味着,鲍威尔没有在讨论当中加入了他的修订成分。”

身为前财政部助理部长,联储2014年对美国政府债券的“闪电崩盘”做出回应时,鲍威尔站在了第一线,在对存在问题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系统进行大修时,主持大计的也是他。近期相当时间里,本该有七人的联储理事会只剩下了四人,而鲍威尔负责的,又是监管金融支付系统这种并不怎么吸引眼球的工作。

“他总是去承担其他理事不愿意做的差事。”费舍尔评价道,“他现在是真的理解了联储是如何运转的。”

鲍威尔面临的挑战

鲍威尔从耶伦手里接过联储主席权力的时间点,其实也是非常微妙。从积极的角度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似乎已经开始明确提升,全球经济也已经同步复苏,发挥了协同作用;相应地,美国股市持续刷出历史新高,全球金融市场也活力十足。不必说,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家、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信心十足,高度乐观。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鲍威尔的任务就会是非常轻松的,事实完全可能恰恰相反。

1、通货膨胀。

比如,通货膨胀持续低于联储2%的目标,其低迷到了被耶伦称为“谜题”的地步,这个连大经济学家耶伦都解不开的谜题,当然也会困扰到鲍威尔。去年8月,他也曾公开说价格持续处于抑制状态“是个谜”,不过,和耶伦一样,他也强调了自己对通货膨胀的抬升是有信心的。

可是,通胀的抬升也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乃至于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也造成了意见分裂。一些与鲍威尔和耶伦立场相近的鸽派也都相信通胀会按照预定的路线图增长,但是也有一些人发出了警告,称通胀可能会突然失控,因此当下泡沫味道十足的资产价格必须想办法降下来。

2、加息与缩表。

按照联储制定的计划,未来他们还将循序渐进,继续以目前每次25个基点的速度加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充分加息之后,未来遇到衰退时,他们才能有降息操作的空间。

然而,金融市场似乎总是不愿意相信联储在加息问题上的认真程度,比如他们的预期总是会对每年可能的加息次数大打折扣,而如果他们的预期和联储的实际操作不符,必然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混乱。如何让市场更明确地了解联储的政策,相信他们加息的意图,未来就将成为鲍威尔的重要工作了。遗憾的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鲍威尔之前总是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谈论利率政策,他未来是否能够成为货币政策的优秀阐释者,自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更加不必说,在加息之外,联储还要进行缩表的工作——当初使得资产负债表膨胀到他们今天需要剥离掉超过4万亿美元国债和抵押债券的地步的,是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操作,而同理,这缩表的工作也一样是史无前例。鲍威尔能够引领美国联储和美国经济的航船平安驶过这一段海图上所没有的水域吗?没有人知道。

3、减税VS加息。

现在,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在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配合下,已经通过了未来十年减税大约1万5000亿美元的法案,希望这样可以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增长,而同为共和党人的鲍威尔却将萧规曹随,延续耶伦的加息和缩表计划,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微妙的现象。

布鲁克林研究所Hutchins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心主管维塞尔(David Wessel)明确表示:“如果共和党的减税计划真的在2018年到2019年期间向美国经济注入了大量资金,那么,在我们已经高度接近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利率别无选择,只能加快上扬的速度。”

接下来,如果更高的利率被认为稀释乃至抵消了减税可能带来的好处,必然会让特朗普大为光火。更不必说,国会里的共和党人这几年来一直都对联储磨刀霍霍,希望对其施加更多的控制,这已经直接威胁到了联储的独立性。哪怕鲍威尔也是共和党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未必有多大的转寰空间。

4、联储大换血。

除了耶伦表示卸任后将同时辞去联储理事职务外,耶伦的副主席费舍尔也明确表示将离职,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人事变动,意味着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联储理事会将出现五张新面孔,而这些人的提名权正掌握在特朗普总统手中。

不少观察家都相信,最终的新理事会将不再像耶伦时代那样鸽派味道十足。事实上,特朗普很可能在党内压力之下,提名一些对联储之前政策,尤其是量化宽松持激烈批评态度的鹰派经济学家。

维塞尔认为,尽管鲍威尔在政策立场上与耶伦相似,但是“如果他在其他理事的座位上看到了一些非主流的激进经济学家,这毫无疑问会成为他的挑战”。

对于联储的大换血,很多人都表示了担忧:如果未来经济和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故,新主席带领的新联储是否有充分的能力处理呢?凯投宏观美国经济学家皮尔斯(Michael Pearce)担心新的理事会成员可能会整体经验不足,“增大犯下沟通错误,甚至是重大政策错误的风险”。他指出,事实上不久后,“布莱恩纳德(Lael Brainard)将成为理事会当中唯一一位有高级经济学学历的成员”。看来,似乎鲍威尔的整个任期都将面对专业度的怀疑了。

终极挑战——特朗普

如果说,前面那些还都是其他联储主席也可能遇到的挑战的话,那么,特朗普就绝对是之前任何联储主席都不曾面对过的了。尽管前文已经谈到了联储加息与特朗普减税的潜在冲突,但是这位史无前例的总统所带来的风险确实值得专门分析一番。

在宣布提名鲍威尔时,特朗普还专门提到了曾经担任美联储主席长达19年,保持着最长任期纪录的马丁(William Martin),本身就让不少观察家感到吃惊。

特朗普当时说,与这位传奇央行银行家一样,鲍威尔既有私营部门,又有政府的“真实世界”经验。不过,他应该会知道,马丁也曾经为了捍卫美国央行的独立性,不止一次和不止一位总统正面冲突。

尼克松(Richard Nixon)曾经指责正是马丁收缩货币政策使得自己在1960年大选中落败——当时他是执政的共和党的在任副总统和总统候选人,最终输给了民主党的肯尼迪(John Kennedy)。后来尼克松一度试图将马丁从联储主席的位子上赶走,但是马丁顶住了。也许有朝一日,人们也会将鲍威尔与特朗普和马丁与尼克松相提并论。

如前所说,现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事实上正形成背道而驰的态势。如果减税使得已经复苏的美国经济进一步升温,走到过热的地步,鲍威尔就可能不得不加快加息的脚步,到那时,曾经在去年大选期间曾经炮轰耶伦,称其该为自己的宽松政策“羞耻”的特朗普,又会对鲍威尔和他的联储发起怎样的推特攻势呢?

对于各个机构的独立性,特朗普从来就不曾尊重过。作为自己的老板,他乾纲独断地经营着一个家族房地产帝国,而这种鲜明风格也一样被他带到了白宫。比如,他突然解雇联邦调查局(FBI)局长柯米(James Comey),据说只是因为后者拒绝执行他的命令,停止对一些与俄罗斯有关的调查。特朗普还曾经攻击过司法制度和新闻自由。

可是,要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确保价格稳定,以及维持自己在市场上的公信力,联储是不能没有独立性的。

虽然竞选中炮轰过耶伦的低利率,特朗普上台后就迅速改了口风,乃至一再宣称低利率之下的股市大涨是自己的功劳。他选择了鲍威尔,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鲍威尔支持耶伦的宽松政策。毫无疑问,特朗普迟早会对鲍威尔施加影响,比如要求他保持低利率,或者放松监管之类。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Kenneth Rogoff)就曾经在《澳洲金融评论报》撰文指出,鲍威尔最大的挑战将是“站立在特朗普的阴影之外,坚持住联储的独立性”。

“我还没有提到屋子里的大象(译注:英文谚语,指大家都知道其存在,却对其保持集体沉默的事物)呢:一位看上去就志在挑战所有机构常态的总统已经对联储的独立性构成了威胁。”

“1972年,尼克松总统谋求连任时,就曾经对当时的联储主席伯恩斯(Arthur Burns)施加重大压力,要求后者为经济‘注入活力’……后来,尼克松如愿当选了,但是通货膨胀失控了,增长局面崩溃了。没有任何人会希望这样一幕在今日重演——哪怕尼克松后来确实被弹劾了。”

看上去,鲍威尔似乎是一个正直的人,不大可能会轻易屈服于政治强权之下。不过,他真的能够战胜这个终极挑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