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有一个小山村,有一个神奇的迷宫,这里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往。这个小山村的历史不算太长,只有300多年的历史,

这个村子不算太大,只有0.6平方公里。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小村,却一直以来流传着一个传说:据说整个村子就是一个小型的迷宫陌生人进入必迷路。它就是琴江村。许多小商贩因为怕在村子里迷路,而不敢在村子里卖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村的神奇之处并不仅于此,这个小村竟是为军事用途而开发,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军事堡垒,然而,琴江村地下竟然全是沼泽。

一座古代军事堡垒为何要建在沼泽地上,回字形的迷宫村落,是否与其军事背景有关呢?

琴江村是一个迷宫的消息一传开,很多人就跃跃欲试,想在村子里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第一次进入琴江村,在村子里的巷道里不断穿梭,20分钟左右,你就会彻彻底底在这个村庄里迷路。这里的巷子都非常相似,巷子中也没有特别明显的标志性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会说,那有什么难的,在走过的巷子里写上记号不就行了?

令人吃惊的是,当年曾经有个记者和一个驴友,就一边走一边记记号,没想到不到10分钟,两人就又走回到了原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村子里总共有12条主街道,每一条主街道又分出很多小巷子,街与街,街与巷,巷与巷之间,自然就形成了无数的交汇点。这些路之间,有L型的,也有丁字型的,把整个村子围城了一个,“回”字形的小型迷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何琴江村要布局呈这样呢?

琴江村是清朝八旗军的水师旗营,也就是说,这里是大清海军的军事基地。迷宫般的街巷布局完全是为了防御建造。琴江村街巷布局非常有特点,稍检琴江旗营平面图就可发现,L型巷道的节点,大多出现在兵房和兵房的交接处,为什么呢?这是考虑到防御的需要,一旦发生巷战,敌人很容易被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L型巷道之外,琴江村还有很多丁字型的巷道。可细分成“┳”、“┻”、“┨”、“┣”四类。当然,这个丁字型路口也不是随便建的,它们也有一定的排列规律。

据统计,

┳型巷道有6 个;

┻型巷道有4个;

┨型巷道有1 个;

┣型巷道有1 个;

从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型和┻型占了绝大多数,

┳型和┻型节点占全部节点67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整个琴江村的道路,南北方向不是直通的,这是因为整个旗营坐北朝南,北向为御敌方向,而东西向非假想御敌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街巷不布局呈“十”字型呢?

从交通功能看,“十”字型节点虽然最为畅达,死巷虽适于巷战但不便于运兵,而丁字型节点,是取防御和交通2 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更加神奇的是,琴江村的丁字路口处,都建有一座庙宇,这个庙宇起到了阻挡视线的作用,在视觉上给人以一种死角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村特殊布局,以及丁字路口庙宇的特殊设计,也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庙宇处遮挡视线的地方,都有留一块空地,士兵们都在这里埋伏,一旦敌人攻破城墙进入旗营内部,就会因为这些L型和T型的巷道,彻底迷失方向,这个时候只要埋伏在庙宇空地上士兵发起进攻,可以起到瓮中捉鳖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何要用庙宇这种祭祀性的建筑呢?琴江村的丁字路口的庙宇,除了有防御功能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这些庙宇主要有:妈祖庙、毓麟宫、武圣庙等,一个海军军事堡垒,建这么多祭祀建筑究竟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志》对水师操练有详尽记载:在水军操练之前,首先在武圣庙前展开。接下的“水围”、“泅水”、“过剑河快”、“爬桅”、“水枪”,相当于一种与祭仪相关的表演。这就说明了当时这些祭祀性建筑,是水军操练精神激励的重要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傩仪,在明代已成为军中鼓舞斗志的仪式。福建地区的妈祖庙(或天后宫)、毓麟宫,供奉这为妈祖和临水夫人,

这两人是谁呢?

她们是为福州地区影响最大的,与水有关的神祗。所以在巷口节点这些庙宇显然还有精神上防御的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节点庙宇之外,村子里每一户建筑里,都在第一进上方设有神龛,形成了完整的民间信仰神社系统。

琴江村的神奇还不仅于此,经过勘测发现,整个村子竟然建在了沼泽地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村民介绍说,当年他们建造围墙的时候,没想到整个地下全是沼泽地。很多房子当年建造的时候,地基挖到1米左右时,有大量的淤泥从地下冒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沼泽地上建村庄,这在中国建村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根据专家的实地考察,琴江村地下有2米的人工杂填土,1米深的黏性土硬壳层,底下便是闽江边上的软土,这么看来,整个琴江村的确是建造在沼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沼泽地上建房子,建造一个稳固的地基,是极其有难度的事情。一般是不会有人在沼泽地上盖房子。

为何琴江村偏偏要在沼泽地上建村呢?

在琴江村东部有一座神秘的古墙,这座墙上有很多小洞,竟然是古代用来架炮的炮眼,这些炮眼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坚固的军事堡垒。它位于闽江、琴江和乌江的咽喉要道上,境外的船只如果想进入福州,就必须要经过琴江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当初这个军事堡垒,一定要建在沼泽上呢?难道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选择了?

琴江村正好位于淡水区内,当年福建打算建造水师旗营时,遇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驻扎之处如何解决军队饮用水问题。如果水师旗营驻地离海岸线太远,便起不到镇守海疆的作用;如果驻地离海岸线太近,便无法给驻军提供干净饮用水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村在这里虽然是一个沼泽地,但地下淡水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军队饮用水需求,地理位置距离海岸也正合适,所以这里变成为了水师旗营的驻地。琴江村位于位于闽江的下游,马尾港的东侧,扼守着福建入海的咽喉,选址有着明显的军事防御意图。除此之外,中国古代村落选址一般要考虑风水,这对琴江村旗营营垒的选址,是否也发生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古村落里,要么依山傍水,呈不规则布局。要么按照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布局。为何琴江村呈“回”字形布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琴江村的建筑群的布局,是围绕着旗营的一座炮山,呈“回”字型环绕。

旗营东部以将军行辕,及其北面的大街为中轴线对称分布营房.最南端是将军行辕,左右两边是左翼协领和右翼协领及兵房,再沿着轴线往北左右两侧是兵房对称布局,然后再北就是骁骑校和左右翼防御的对称排布。这种阵式,源自八旗原始围猎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布局也是有用意的:首先体现封建等级秩序。对称分布有明显的中轴线,等级较低兵房按照排状,分布在中轴线的两侧和炮山四周,一些指挥机构、衙署,则分布在将军行辕的两侧或者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布局能体现中国传统风水布局,琴江水师旗营布局负南面高地,面北面的琴江,旗营中比较重要的建筑大都背靠南面布置,将军衙门、协领衙门都布置在旗营的南部,尤其协领衙门,被布置在了炮山的南端,这也充分反映南面被视为背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江村的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兵营与民居的结合。八旗水师家属都是随军的,为了适应家庭结构,水师营房保持了每户独门独院的单元。同时又要适应军事组织纪律,单元间的组合采用了整齐划一的“一”字型,且仅有东西和南北向2 种排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布局也是为了军事用途而建,琴江村所在水域面积狭小,不利于大型军舰行动,

从军事角度来看,这里是保卫福州的绝佳堡垒。在这里布防,可以说是保卫中国的东南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巧妙的军事堡垒设计,当年为保卫福建可谓战功赫赫。但是为何几百年后,这里的城墙和炮眼只剩下这么一点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4年,法国海军进犯我国东海,发生了著名的“马尾海战”。福建将领意识到,谁能先发制人,谁就能在战斗中占得先机。但是清政府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并下令先开炮者杀无赦。这时法军趁机发动了攻势,结果清军惨败。法军趁机摧毁了防线上,所有的炮台。只剩下了琴江村这个小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