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一些风格独特的伴手礼逐渐在网上走热。其间,一些自制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私房”、“妈妈味道”的“外衣”,通过网上购物平台,渗入普通人的生活中。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售的自制食品以“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为卖点,但其实是“三无”产品,暗藏安全隐患,有卖家就承认制作过程无安全监管。(2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在人们印象中,小作坊和“脏乱差”紧密相连,“三无”食品和安全隐患密不可分。谁知,就是这种由小作坊生产的“三无”食品,换个名字、披件外衣、搞个噱头,竟在网上被热捧。这也不是什么新问题,从每年中秋悄然走红的“私房月饼”,到如今在网购平台、朋友圈热销的各类自制食品,无不折射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监管缺失。

自制食品走热有其内在逻辑。除口味多元化、精准满足顾客需求外,“纯天然”“无添加”才是其核心卖点。这和添加剂、防腐剂长期被“污名化”有关。现实中,一些商家反复宣传“不添加防腐剂、添加剂”,以致消费者谈之色变。事实上,只要使用符合标准,防腐剂、添加剂不仅安全,还有保质功能。自制食品即利用消费者迷信“手工无添加”的心理误区,在“互联网+”时代借势营销。

添加剂、防腐剂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三证全无”的商家打着“无添加”“绿色健康”等看起来很美的旗号,在安全监管之外从事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自制食品的质量全凭商家良心把控,而事实屡屡证明良心是靠不住的,除非有严格的监管、严厉的惩罚措施。“舌尖上的安全”不容有监管盲区,只要自制食品游离于质量标准和法律监管之外,就不可能走远。

不可否认,对网售自制食品,监管起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一些微商也善于和监管玩“猫鼠游戏”。但不能因此而放弃监管,而应将其视为监管升级换代的契机,通过线上线下发力,加大日常化执法的同时,引导商家依法依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三无”自制食品在网上公然叫卖,网购平台已涉嫌失职。根据《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应对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资质监管,并与相关部门保持联动。如果管不好或管不了小微商家,相关部门不妨拿网购平台“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