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凡存折、支票、发票、银行汇票……等等,上面的金额数字除了小写以外还必须要有大写,大写数字可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关于大写数字的形成,还有一段跟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的树廉反贪的历史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话说大明政权建立之初规定:每年全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都要派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收缴的钱粮数。各级政府之间与户部之间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一旦出现差错,即被退回重报。由于全国各地方与京城相距远近不一,为节省时间,又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带上了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如有差错被驳回,则随时填写更正。又因为空白账册上盖有启封印,不能做其它的用途,户部也就没有干预,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吏贪赃枉法的事到处发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元璋对那些贪官污吏愤恨至极,大开杀戒,可是,好官实在是太少了,洪武十八年就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郭桓案,郭桓勾结其他官员贪污了二千四百余石精粮,这差不多和全国秋粮实征的总数持平!除此之外,还侵吞大量宝钞金银。贪官们就是利用利用空白账册做的文章,各部串通一气,大做假帐捞取钱财,以此欺骗皇上,鱼肉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案子使朱元璋大为震惊,遂下令将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级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数万人一并处死,系狱、发配充边、拟罪者不计其数。他反复琢磨,认为是奸吏捣鬼,通过篡改记载钱粮的数目,涂改帐目等从中贪污,明朝以前人们记帐都是使用“一二三”等汉字和自己创造的一些简单符号,这种记数的方法简单实用,而最大的缺点就是太简单了,容易涂改。这就让一些贪官污吏有了可乘之机,比如把“一”改成“二”、“三”、“六”、“七”,把“三”改成“五”,再加上字迹潦草一些,想辨出真伪真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朱元璋让当时的刑部开济把记载钱粮数目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百 千”,防止贪官污吏涂改帐目。后人又把“百千”写作“佰仟”。所以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就成为了朱元璋的发明之一。这些汉字写着虽然麻烦,但可以有效避免涂改数字,故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