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军队出动29个陆军师,在中越边境全线展开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短时间内便攻占了越南北部20余个城镇,其中包括军事重镇谅山等多座省会城市。然而,越南并不甘心失败,在我军回撤后,继续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于是才有了持续十年的中越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整个十年中越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毙伤俘越南人民军和其他武装人员共计10万人左右,实际上这个数字非常的保守,真实数字应该远较这个数字要多得多。其中有大量的越南武装人员是死在我军火炮之下的。下面我们就盘点一下,十年中越战争中,我军曾使用过的各型火炮。

59式130毫米加农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炮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表现非常优越,它火力猛、射程远、精度高,使用可靠。进入80年代,我军又为130加农炮研制了底排弹、底凹弹、子母弹等多种新弹种,最大射程增加到38千米。越军的重炮射程还不到130加农炮的一半,遇到130加就只有挨炮的份。

56式85毫米加农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5加农炮由于重量较轻,比较适合越南北部山岳丛林作战,在实战中我炮兵往往把85加农炮直接推到一线阵地,直瞄射击,大炮上刺刀,一炮一个。对付越军坚固工事和防御阵地效果奇佳。

54式122毫米牵引式榴弹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4式122毫米榴弹炮,是在50年代时期研制,用来替代缴获自日军、国民党军的杂炮,70年代开始被54-1式替代。但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仍有使用,主要用于火力支援。在80年代的两山作战时期,访炮彻底没落了。

66式152毫米牵引式加榴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6式152毫米牵引加榴炮,是解放军师一级主力重炮。无论从射程还是威力上讲都远远超过了越军,可以称得上是中越战争中的杀器。越军战争经验丰富,战前又进行了精心准备,修筑了大量永备、半永备工事。这些工事坚固异常,很难攻破,但在152毫米加榴炮面前却不堪一击。

70式130毫米火箭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0毫米火箭炮10上9下共19管,火力非常猛,机动性强,但射程较近,只有10千米左右,精度不高,以面杀伤为主,主要用于以猛烈火力近程支援步兵各种作战行动。在80年代的老山作战中,常常加强到团一级作战。在80年代老山唯一一次打坦克的战例中解放军就是运用130火箭炮和无坐力炮配合取得击毁越军坦克两辆的战果。

56式160毫米迫击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炮是前苏联M-160式160毫米迫击炮的仿制产品,由炮尾装填。因为口径较大,弹丸威力大,但射程明显不足,只有8000多米,性能一般。而且炮身沉重,机动性能很差,不适合山地丛林作战。在1979年时有少量应用,但是到80年代中期,就很少使用了。

除了上述各种型号火炮外,还有诸如64式120毫米迫击炮、71式100毫米迫击炮、63-1式60毫米迫击炮,以及无后座力炮等在十年中越战争中,都有使用。火炮是战争之神,特别是如中国这般成规模的火炮,更是敌军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