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说起简单,六个字节,转瞬即出。记得有一部电影,也叫《一个都不能少》,它是根据施祥生的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的一部电影,讲述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求学的艰辛与困苦。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进贫困地区,响亮提出“一个都不能少”,彰显的是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朴素情怀。。

一个都不能少,彰显出共产党人把群众当亲人的朴实情怀。贫困群众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怎么脱贫?怎么增收?怎么致富?老是否有所养?病是否有所医?读书没?看电视不?没有空洞无语的大话套话,只有一句句朴实温暖的问候。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衣食住行、寒热冷暖都记挂在总书记的心间。这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当亲人、视家人的朴实情感。

一个都不能少,折射出共产党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中国有14亿人口,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4300多万人,有西藏和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等连片的深度贫困地区,也有深度贫困县,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两委班子能力普遍不强,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任重而道远。总书记提出“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发出脱贫攻坚硬仗的冲锋号,体现了作为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的郑重承诺和坚定决心,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一个都不能少,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97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毅然决然被确立下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深刻诠释。要实现这个目标,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不能掉队,都不应该被拉下。今天,社会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全民温饱已经基本实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熟确立,中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阔步前进。“一个都不能少”,是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扛起的是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一个都不能少,既是总书记的嘱托,更是共产党人的的使命。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一个都不能少,更是脱贫攻坚的号角,全党、全车各族人民一个都不能少,都要一起努力,共同把党的事业、共同把党的宏图一步一步、坚定务实的落实好、实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