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用心、千倍用力、万倍用劲。党中央号召全党全社会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调研时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在打赢脱贫攻坚这个硬仗,赢取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的进程中,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参与其中,深耕其中,攻坚克难、加压奋进,“一个都不能少”地全员参与。

贫困党员“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带头脱贫。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派的先进性必须要求成员的先进性。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是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能力突出、群众基础良好、示范作用突出,必然团结和带领普通群众一道致富奔康的能人。

但是,在基层广大农村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依然有我们的党员因为突发意外、重病在身、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因此,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贫困党员必须“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带头脱贫、带头致富、带领奔康。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种或那种的差异,但如果是党员,就必须把身份亮出来,把自己与普通群众区别开来,与普通贫困群众区分开来,自觉扛起作为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们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与困苦,但越是境况艰难,越要乐观面对;越是生活窘困,越要主动担当。

因此,作为贫困党员,在落实党的扶贫政策时,要带头落实,带头拥护;在发展产业扶贫时,要带头参与、带头组织;在面对普通群众质疑时,要带头疏导、带头化解。在脱贫攻坚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个焦点,都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主动为大局而谋,为大局而动,主动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帮助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措施在基层落地、在基层见效。

普通党员“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参与助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把聚焦大局、把握大势、聚力大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聚焦到脱贫攻坚“头等大事”上来。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脱贫攻坚,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关心、关注脱贫攻坚政策,关心、关注贫困群众,把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作为入党誓言的躬身实践,真心从心底里认可脱贫攻坚,自觉与诋毁脱贫攻坚工作的人和事作斗争。要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实践,无论是国企员工、私企蓝领、外企白领,还是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都要心系脱贫攻坚、情系贫困群众,用心用情尽力,为脱贫攻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党员干部“一个都不能少”,必须带头扶贫。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成败。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锁定脱贫攻坚目标,锁定脱贫攻坚群体,锁定脱贫攻坚方向,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来抓好脱贫攻坚,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把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到基层。要增强脱贫攻坚主动性,把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工作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凡是涉及脱贫攻坚的事情优先办、涉及贫困群众的事情优先办、涉及脱贫领域的违规违纪优先查,凡事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要改进脱贫攻坚作风,“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坚持问题导向,弘扬钻研精神,强化求解思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联系服务贫困群众,让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贫困群众“感党恩、真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