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否研读佛法,提起迦叶尊者,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主要是禅宗拈花一笑的典故在中国比较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色菠萝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金色菠萝花,神态安详,遍视大众,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微微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由此,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迦叶以后,经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婆栗湿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迦毗摩罗、那伽阏剌树那、迦那提婆、罗侯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阇夜多、婆须槃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摩,凡二十八人,是即禅宗西天二十八祖。

“达摩东来无一字,全凭心意下功夫。如若纸上做文章,笔尖蘸干洞庭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传禅宗入我国,因此成为我国禅宗初祖。下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修菩提。”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惠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坐禅”“观定”与否,不讲究任何形式,明心见性,即成佛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称之为“顿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话说多了就容易跑题,不文今天要说的是迦叶尊者,而不是给大家科普禅宗知识。

据叶曼居士叙述,洪文亮医师在民国82年去云南礼鸡足山时,路上碰到一个和尚,相谈甚欢。后来和尚说,我该回家了,扒开石头就钻进去了。据说那个和尚就是迦叶尊者。回台湾后,洪医师讲诉了这段经历,又有很多人去鸡足山,但都没有碰到迦叶尊者。二十世纪初英国的著名博士柏克森自称在印度灵鹫山深处遇见了迦叶尊者,并且就此皈依,做了比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迦叶尊者未入涅槃的理论根据是大乘佛经里的记载,未来的弥勒佛将带着娑婆世界许多徒众前往鸡足山,接受迦叶尊者奉上的释迦牟尼佛传给弥勒佛的衣钵,并让迦叶尊者显现神通及演说过去佛所有经法。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说迦叶尊者将入定灭,乃往鸡足山。近代宣化上人在《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卷四中明确指出迦叶尊者他现在还在中国云南鸡足山打坐入定,等弥勒菩萨出世,将衣钵交给他。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中记载,“尔时世尊告迦叶曰:‘吾今年已衰耗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堪任游化,智慧无尽众德具足。云何为四?所谓大迦叶比丘、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槃。须吾法没尽,然后乃当般涅槃。大迦叶,亦不应般涅槃,要须弥勒出现世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弥勒佛什么时候出世呢?《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等佛经记载,弥勒在兜率天的寿命是四千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则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命终之后,便下生人间成佛。看来迦叶尊者还要在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上再活将近五十七亿年,想想就替他老人家累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