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一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依托优厚的经济待遇、优良的科研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强势抢夺人才外,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掠夺人才。就是人才集聚较多的欧洲的德国也自2005年开始实施“卓越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人才的研究环境和工作环境,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工资待遇,使其逐渐成为角逐全球顶尖人才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全国上下正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工作也在发展中面临新的变化、处于新的形势。务必要把人才放在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的位置来抓,让人才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尊严、生活上有待遇,让尊重人才成为全社会共识,切实形成“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让各类人才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最强大动力。

要让人才政治上有地位。加大从人才中选拔“两代表一委员”的力度,充分发挥他们专业优势,积极组织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主动性。

要让人才经济上有保障。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在抓好现有政策落实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合理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进一步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报酬、一流能力一流岗位。

要让人才社会上有尊严。树立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切实推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不断优化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和知识、鼓励创新和创业的良好风尚。

要让人才生活上有待遇。牢固树立“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爱,让广大人才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享受优先、优惠和优质服务,全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