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3月16日)上午10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谈“减负”:

记者提问:近期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了解,国家层面已经先后发布了多个减负令,但感觉孩子负担不减反增。请问陈部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怎样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孩子减负?

陈宝生:

减负问题在今年“两会”引起了各方面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可以说“减负”是一个热词,不仅是热词,还是长期以来各方面高度关注的焦点。

对于减轻学生负担,这些年,我们已经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一个人心里面都有一本账,都知道总体上负担为什么没减下来,都知道自己孩子的负担是谁加上去的,我想,每个家长心里清楚,每个老师心里清楚。

这里我要讲清楚一些概念,一个是什么叫负担?

我们讲的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我们把它叫做负担。

在这个以内的,我们把它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这一点,我觉得在这儿我们应当把它区分一下。不然谁都讲负担,但是很多人讲的负担又不是同一个负担,我们要减的是这个负担。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样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减负工作。

我想减负这个事不光是教育战线的事,是整个社会的事。减负、负担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努力。减负,从哪些方面减?要从以下几方面减:

一是从学校减,叫做从学校教学减负。

这些年,我们对学校减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人讲叫作“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这个话反映了一定的实际,但也有偏颇。偏颇在哪里?我们有一些减负措施是“一刀切”的,有一些减负办法是简单化的,它的效果值得评估。学校减负,主要是加强科学管理,把减负的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突出问题来解决。这是一个渠道。

二是校外减负。

主要是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补充,我们现在要整顿的是违规的这一块,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整顿治理的是这一块,这一块负担很大、很重,叫做学生痛恨、家长无奈、机构赚钱。这种状况是不允许的。

三是考试评价减负。

考试评价减负就是要改变评价方式,完善学业考试办法,建立素质综合评价制度,不允许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允许炒作高考状元。这是考试评价减负。指挥棒要让它正确起来。

四是老师教学减负。

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培训。

五是家长和社会减负。

我觉得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这样使得我们减负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思想基础。这些年大家知道,各种成功学、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满天飞,带来的结果就是家长的口袋空了,学生的负担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乱了。

所以,有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孩子健康成长需求的理念到处流传,给家长制造焦虑,给孩子制造负担,这种现象绝不允许。

我们全社会都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不要盲目追求那些成功学,那些培训机构炫耀的培训成绩单、广告、广告词,很多都是鸡汤加忽悠。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这是不行的,不听忠告听忽悠,负担增加人人愁。

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提高教育素养,不要听信那些似是而非的理念,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办事,让他们健康成长。

从这五个方面减负,我想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其中有两个关键措施:

一是要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纽带,这个一定要割断。培训机构可以搞各种培训,但是不能搞超前教学、超纲教学,义务教育阶段涉及的各科都不能搞,要割断这个。还要割断各类考试、考评、竞赛成绩和招生的联系,不把它作为招生的凭据。公办学校不准抢生源,用这些办法逐步减轻负担。

二是综合治理,我们会建立起一个健康的教育秩序,构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过重的学业负担会逐步降下来。在这个地方,我也呼吁一下,我们给学生要减轻负担,要给老师也减轻负担,现在老师负担是很重的,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

在这里我要呼吁,要把时间还给老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拿着表来了,要填表,各种表,必要的表要填,现在是表太多了,基层把这个叫做“表叔”“表哥”。学校要拒绝它们,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

谈“消除大班额”:

陈宝生:“大班额”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教室里面放多少桌子、多少条板凳、安排多少个人的问题。“大班额”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危害:

①是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家可以想一想,人一多,乌泱乌泱的,心情肯定不好。

②是影响教学质量,坐在后排的看不到板书,听不到老师授课的内容。

③是有可能带来安全问题。所以“大班额”必须坚决予以解决克服、消除。

我们的目标就是2018年要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也就是说要解决2.4%、86000个问题。明年大班额要取得突破性、决定性的进展,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就是56人以上的班,解决36.8万个、占比10.1%的问题。

谈“大学排名”:

对于大学排名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

①中国高校在世界主要排名中位次整体前移,这说明我们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已经开始冲刺世界水平;

②是有101所学校2017年上榜,这表明,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教育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③是对这些排名、评比,仅仅是提供了一种观察和分析的角度,整体发展上要增强自信。重在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学校。

谈思政课:

陈宝生表示,2016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这一年按照总书记的讲话、按照会议的安排部署,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打了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一年下来,思政课的面貌大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对3万多名学生发了问卷,91%多的学生认为从思政课得到了启迪,91.8%的学生表示喜欢思政课老师。这3000多堂课得分都在80分以上,有些学校的思政课,像春运高铁期间那样一票难求。

他强调进一步巩固需要:

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政观;

②建设一批思政课发展创新研发中心、培训研修中心;

③总结经验,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和优秀课程

谈“双一流”建设:

陈宝生在谈到“双一流”建设是否会影响中西部高校发展时表示:

①“双一流”建设是为增强中国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类似的计划。

②“双一流”建设是开放的、动态的,给中西部高校打开了一扇发展的大门。

③“双一流”建设投入占高等教育投入2%多一点,影响不了中西部高校的发展。

④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所以“双一流”建设只会带动中西部高校的发展,不会削弱。

谈托幼服务和学前教育:

陈宝生:学前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最大的一块短板之一。

下一步:

①实施好“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毛入园率达到85%;

②制定能较好适应幼儿教育需求的发展规划;

③继续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挂牌监管;

④涉及到幼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要加强管理,确保孩子的安全;

⑤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应该是游戏模式,而不是教学模式,要综合治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幼儿教师的待遇问题必须解决;

⑦幼儿立法,正在调研,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起草幼儿教育法。

谈职业教育:

陈宝生:职业教育实训环节很重要,动手能力是质量的基础。我们选择360多个产教应用技术协同中心,推进1440多个实训点。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第一批遴选163个单位作为试点,事实证明这个试点是成功的,我们又遴选第二批203个单位,现在是366个试点单位。

谈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陈宝生表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取得了成功,为其他省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成果主要表现在:

①牵动了高中的教学改革;

②推动了素质教育发展;

③促进了学业水平考评改革。

同时,教育部也将不断指导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研究破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谈中外合作办学:

陈宝生表示:我们的方针,历来是请进来、走出去并重。经中国教育部批准,我们已经办了2400多所培训机构,其中有1324所是本科以上学历培训机构,学习培养机构。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这种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互利互惠。让中国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外一些学校独特的优质教育。下一步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加大发展,加快发展步伐大起来。

谈师范教育:

陈宝生认为,师范教育非常重要。教育部正在制定教师振兴行动计划:

①在资源配置方面,向师范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倾斜;

②允许和鼓励其他高校,特别是综合类大学,兴办师范教育;

③对师范类教学,要设立专业标准,要有资质,不是你想办就办;

④加大师范类专业的师德建设的力度。

来源:新华网微信、新民晚报微信

编辑:黄颖

校对:孙琪

审核: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