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终于来了。这是中国今年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特朗普真开始对中国动手了。

综合媒体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今年3月初,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向白宫提交了一份旨在针对中国的关税建议,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3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

2、但特朗普却还嫌不够,大笔一挥要求在此计划上提高一倍。也就是说规模可能达到600亿美元。

3、美国制裁领域,涵盖电子、电信设备、家具、玩具等100多种中国产品,其中科技和电信行业将是重点关注的对象。特朗普将很快公布相关的征税计划。

4、这其实早就有先兆,今年1月17日,在白宫接受路透社专访时,特朗普扬言,他正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考虑对中国进行一项巨额“罚款”,“我们在说的是你连想都没想过的数字。”

600亿美元,应该还不是特朗普说吹嘘的数字。

3月7日,他就在推特上放话:中国已被要求制定一个计划,在这一年减少10亿美元的大规模贸易逆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宫后来赶紧澄清。特朗普说错话了,是1000亿美元,不是10亿美元。

原来少写了两个零,这种军国大事都能少写几个零,也一不小心暴露了特朗普的数学水平。

10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要知道,这比中国和俄罗斯全年贸易总额还要多。

贸易战第一击:301调查

针对中国的301调查始于去年8月。

去年8月1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莱特希泽按照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301条对中国是否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发起调查,这一条款也被称为美国贸易的“核武器”。8月18日,莱特希泽正式宣布对华启动301调查。

中国对美国发动301调查早已明确提出反对。在去年8月美国对华301调查启动后,中国商务部随即表示,美方无视世贸组织规则,对华启动301调查是不负责任的。中方将密切关注调查的进展,并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今年3月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打贸易战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选择贸易战更是抓错了药方,结果只会损人害己,中方必将做出正当和必要的反应。

周二(3月20日),总理在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中美打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没有赢家,“我希望双方还是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贸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对华301调查结果出炉在即,周四(3月22日),中国商务部再次发声,明确反对美国301调查。中方绝不会坐视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必将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贸易战第二击:关税、投资、签证

本月上旬特朗普签署实行进口钢铝关税的决定。此前有分析认为,美国这一关税的矛头只有一个,就是中国。

近来又传出特朗普会针对中国再出贸易保护举措的消息,主要涉及对加大征税范围、限制中资投资以及减少签证等。

华尔街见闻援引媒体消息称,特朗普准备在本周五以前公布关税方案,准备对一年总值600亿美元规模进口中国的商品征收关税。高级助理此前提出征税商品总值为300亿美元,在特朗普指示后范围扩大,新的关税将针对中国100多种产品。

其次,白宫准备让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先进技术和投资美国企业难度明显加大,计划本周四公布提议对中国惩罚性措施的方案,其中包括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可能措施,并指示美国财政部列出管理来自中国投资的法规。

此外,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公民实施更严格的签证要求,特朗普的高级顾问们已经起草了针对中国签证限制的提案。

对于美国的一系列关税计划,美国财长姆努钦在刚刚结束的G20会议期间表示,这是美国保护自己的产业不受倾销以及不公平竞争冲击的举措。他提到:

目的不是向所有人征收关税,而是要解决问题。

我们对于维护自己的贸易地位不会畏惧,我们不希望卷入贸易战,但希望让美国公司拥有自由和公平贸易的权利。

对于这些说辞,美国国内企业似乎认可其目的,但是对做法却并不赞同。周日,45家贸易协会的联合呼吁特朗普政府暂停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计划。这些协会涵盖科技、零售、农业和消费品等行业,具体包括苹果、谷歌、IBM、耐克、沃尔玛等公司。

联名信中提到,实施严厉的关税政策将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引发他国报复,重创美国出口业。政府不应对中国采取关税或其他措施,以损害美国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招拆招,中国出手还击

贸易战新一回合就要开打,中国见招拆招,更有消息称中国可能就要出手更多还击措施。

今日中国商务部连发两份公告,一是裁定延续征收从欧盟、美日进口相纸的反倾销税,二是对从美日进口的苯二酚进行反倾销复审立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告显示欧盟、美日相纸反倾销税将从2018年3月23日起开始实施,期限为5年。对于苯二酚的反倾销调查期则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此前3月15日,商务部还公告了一份2018下半年即将到期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这些即将到期的措施很有可能将会继续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21日,在回答关于贸易战的问题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不想跟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如果美方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很快就有下面的报道: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者消息称,中国准备用有针对性的关税打击特朗普政府的支持者,包括针对美国农业带州的出口农产品征税,可能有大豆、高粱、生猪。上月中国商务部就举行会议制定了还击的计划。

上述消息人士称,中国也在考虑让步,包括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外资投资放宽限制。“任何中国对美国新关税的回应都会是经过考虑、成相应比例的。”

“打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外交部至始至终保持一个态度。这样的声音还有很多。

此前,代表美国大企业的45家贸易协会联名向政府请愿,敦促不要对中国征收关税,警告如强行征税将损害美经济、消费者和竞争力。

另外,在芝加哥布斯商学院举办的“全球市场倡议”IGM论坛上,43名顶尖经济学家也警告,征税无助于改善美国人生计,反而可能损害大部分美国人的利益。

特朗普一意孤行,只不过是自我安慰,反全球化贸易并不是解决贸易逆差的正确选择。

中央定调我们的经济要从量的发展转为质的发展。换言之,未来中国的大趋势是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

表面上,特朗普的中美贸易战是针对现在的贸易逆差,但实质上是对中国产业转型的恐惧。

当中国开始进行产业升级的时候,核心的矛盾就出来了,因为这些产业升级后的制造业,也就是“高质量”的中高端制造业过去是美国人的专属。而中国开始制造业升级之后对美国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这种挑战直接冲击了美国作为第一层级国霸主的地位。这才是中美贸易战问题最核心最尖锐的聚焦点!

而类似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德国都和美国有同样的矛盾,但最终解决的办法并不是绝对压制,而是以更自由开放的态度去调整双方的矛盾。只是,到了特朗普这里,大国的格局就变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中国不愿打贸易战。正如大多数人所期待的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