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消协日前发布手机APP(应用软件)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部分手机APP过度收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可能导致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被窃取。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89.62%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41.16%的被调查者在安装或使用手机APP之前不看授权须知等。(北京青年网)

我们都能理解像外卖这样的APP会获取手机的定位和通讯录,是因为需要精确的地址来进行配送,需要软件能直接拨打电话联系买家。但是,许多游戏,甚至单机游戏都会获取手机准确定位,读取手机通讯录和短信记录等。这无疑是侵犯隐私。据报道,应用软件获取的个人信息会被大量买卖,软件开发商会通过分析使用者的运动轨迹获取其手机使用习惯,这些信息都将用于商业用途,而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应该加强个人信息的管理和保护,完善监管审核制度,填补审核空白。加重惩罚,加大犯罪成本。在约定之外利用获取的用户信息牟利,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可以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用户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安装应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软件,一定不要安装。在安装时,把获取权限仔细阅读一遍,一旦发现非法获取信息的,要及时举报投诉,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