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富阳景山村,有一辆全国最的小公交:由出租车替代公交车,全程12公里,只有4个座位,车费每人2元。村子在海拔500米的山上,山路狭窄崎岖,有时还有山石滚落,老人下一趟山十分不容易。奚良忠是这辆车唯一的司机,每天翻山越岭接送全村老小,还经常专车跑去接老人,也只收2块钱。(新蓝网视频新闻)

视频一经上传就在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有的为这位好心的出租车司机点赞,认为他一个人每天穿行在最危险的山路上,还主动增加次数的行为让人感动;有的认为奚师傅的做法解决了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的则认为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应该由政府出面解决,可以由政府买单购买一辆电动车,或者交通部门对奚师傅的做法给予一定的补贴等等。

网友的留言五花八门,多是对奚师傅行为所感动,但在这一温暖的背后仍有一些隐忧需要值得注意。首先是行车安全问题,按照交通部门相关规定,出租车与公交车票中包含一定的保险费用,像奚师傅这样仅象征性的收取2元费用的出租车恐难以支付相应的保险费用,如遇车祸或其他突发事件,相关的赔偿资金估计很难及时到位。其次是政府管理的缺位,可能12公里的路程无法按照规定申请正常的公交线路,但也不能因此而懒政怠政、无所作为,最后要靠群众自发行动来补位。第三是在政府补贴方面,正如网友所说,应该对奚师傅的做法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个无可厚非。然而,如何补贴,按照什么标准来补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补贴较高,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这条道路上就会有出租车参与其中,群众的出行问题解决了,但会不会发生权利寻租的情况。如果补贴较少,还不足以维持奚师傅的正常运营,那久而久之这个温暖人心的最小公交也会有停止的一天。

类似问题建议应当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邀标等形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履行,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满足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