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里燕国好像不太有名,我们知道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虽然燕国在这其中,但是历史上关于燕国的事件还真是不多,最有名的可能就数“荆轲刺秦王”的这件事了吧,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关于燕国的故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讲一讲春秋时期燕国的故事,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没有能力去号令天下诸侯,导致天下诸侯开始争霸,齐国是第一个崛起的诸侯国,也是春秋五霸之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国虽然是老牌诸侯国,但是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边境地带还要常常遭受戎狄的入侵,游牧民族侵扰的目的并不是占领这个地方,而是毁城破室,掳掠财物,对于中原的农业文明有着巨大的破坏性,因此深受各诸侯国的憎恨,视他们为禽兽。更要命的是燕国背面的这支游牧民族也称为“山戎”在殷商时期就建国了,面对着群全民皆兵、还个个都是神射手的敌人,燕国也很绝望。在公元前664年,燕国国君燕庄王向齐桓公发出了求救文书,希望齐国能够帮助燕国将山戎赶回燕山以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燕国影响力不大,自身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也不强,和中原小国尚不能比,并且与齐国交往不多,也没有加入齐国阵营。但是面对燕庄王的求救齐桓公却很重视,燕国的求救表面上是齐国强大,实则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既然自己是霸主也就是天下诸侯的老大哥,小弟有麻烦怎么能不帮呢?齐桓公带着管仲、隰朋等得力大臣,出动齐国大军支援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军到达燕国境内时,燕庄王亲自迎接齐桓公进燕都,对齐国出兵是万分感谢。此时得到消息的山戎畏惧齐国军队,主动撤回燕山以北。山戎退兵了,齐国出兵的目的也达到了,是否就此班师回朝呢?齐桓公并不这么想,山戎流动性强,只是畏惧齐军强大才遁走,齐军走后他们还会回来继续骚扰燕国和其他中原诸侯国。再说这也是一个让天下诸侯见证齐国实力强大的时刻,以便让各诸侯承认自己霸主地位的好机会,齐桓公决定北伐山戎。对于齐桓公的决定燕庄王非常感激,自告奋勇为带领燕军为齐军打头阵,却被齐桓公拒绝了,有事大哥上才是霸主应有的气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戎习惯于游击作战,侵袭骚扰有一定的优势。但面对训练有素的齐国正规军正面冲突,差距就显现出来,几次交锋下来,山戎不敌齐军,一路逃回荒漠地带,打算利用地形消耗齐军战斗力。果然齐军在追击过程中迷失在荒漠之中,齐桓公只得向大臣们请教,曾做过圉人(养马的人)的管仲发挥了他从前的职业经验,从军中牵来几匹老马放在队伍前,让部队跟着老马走,果然这几匹老马带领齐国军队又出了荒漠,这就是“老马识途”的由来。齐军又出了荒漠又遇到缺水的难题,部队找不到水,进退两难。这时候隰朋说:“蚂蚁冬天生活在山的南面,夏天在北面,蚂蚁的巢穴之下必定有水源。”士兵们照着说法去做果然找到水,解决水源问题。

齐军追上山戎主力部队,一鼓作气击溃他们,占领了孤竹国全境,解决了山戎对中原各诸侯国的威胁。对于此次出征可谓大功告成,回到燕国后不忘体现一个诸侯霸主的责任,他建议一向对周王室态度冷漠的燕国恢复周礼,向周纳贡,以尽臣子之礼。这样的老大哥让燕国感激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