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灾情引发关注的同时,捎带着故宫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它静静矗立近600年,期间经历大大小小200多场地震,为何始终屹立不倒呢?

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英国第四电视台专门制作了这部故宫专题片——

紫禁城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B站一位up主才上传的生肉,没有翻译,字幕也不完整,数万网友愣是靠着野生字幕坚持。

看完之后,还一个劲儿感叹,老祖宗智慧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600年间,紫禁城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大大小小200多次地震,其中还包括20世纪最恐怖的那场地震— —

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地震,仅15秒,25万人失去生命。

一夕之间,地震摧毁了整个唐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相隔150公里左右的北京,也震感强烈,不少房屋开裂倒塌,部分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甚至北海白塔还因此大修。

而故宫却幸免于难,经历风雨,始终屹立不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为了一探究竟,木匠师傅们仿造了一座1:5的紫禁城模型。

每一块木头的构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每一片砖瓦的垒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一直到最后的成型,统统采用传统工具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然后对其进行地震模拟测试。

4.0、4.5,然后5.0......地震强度有顺序地上升,每个阶段测试时间为30秒。

在4.5阶段,模型整体出现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5.0阶段,强度是4.0的十倍,出现半边墙体坍塌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7.5阶段,强度是4.0的一千倍,墙体全面坍塌,但模型整体框架完好,“墙倒屋不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9.0、9.5......一直到最后10.1终极测试,模型晃动幅度尽管变大,框架始终屹立不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外国工匠连连称奇,“我们本想摧毁这个模型,但它并没有被摧毁,这真的是个太棒的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通过观察细节可以发现,除了柱子出现一个指头的位移之外,模型整体框架完好无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就解释了柱子为什么不深埋进地底的原因。

“地下不扎根”,保证房屋整体一定的灵活性,而不至于出现柱子轰然断裂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支撑屋顶的斗拱,结构灵巧复杂,不用钉子也不用任何粘合剂,完全靠的就是独具匠心的组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能承重,与建筑物整体紧密结合,又有一定的灵活松动的空间。

尽管英国工匠之前已经组装过几次,再次组装依然费了一些时间,“这真的是中国建筑中一项独具匠心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沉重的房顶作为总体平衡的力量,使得零件之间互相借力,彼此消解。

整体由个体组成,个体又由更小的个体组成,灵活相连,稳固相依,这就是故宫挺过地震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故宫,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的存在,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占地面积约有100个足球场那么大,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980座,共计8707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夺取帝位之后,从南京迁都至北京,耗时14年,动用近百万民工,才得以建成。

超过十万根楠木,来自1800km之外的西南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金砖来自相距1000km之外的南方。

八千万块石料,每块重达24公斤。

装饰用的金箔,以及百万民工的饮食供应,也统统从南京运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为了顺利让这些东西运进北京,永乐帝又从杭州开始,连通长江,黄河,一直到北京,重建了长达1700km的运河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项工程动用超过30万劳动力,耗时200多天完工,仅仅依靠最基本的手工工具。

楠木因而可以顺着运河一路漂至北京,船上则载着供给民工的粮食,每年共计运输4.2亿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殿前的一整块汉白玉浮雕,是180个民工沿着冰面从60km外的矿场运回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甚至于这些装饰的颜料,更有部分来自遥远的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集世间珍宝,举全国之力。

如此种种,方才造就出故宫这样一个世间少有的杰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摄影by王琎

从它诞生后的近百年时间,故宫不断遭遇天灾人祸,仅乾清宫就前前后后修复了7次。

时至今日,重建修复故宫,仍然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这种修复,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修补,每一项都是以当时的技术为基础重新完善的。

单拿这些老旧的天花板来说,一块的修复就要花上两个星期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先是照着原本的纹路,一笔一笔描画下来,精细到每一根龙爪、龙须的方向都要准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复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绘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用金箔仔细上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一直到最后的重现光彩。

而这还不包括金箔本身从高温融化、锻造到加工的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故宫的存在,不止是一个建筑奇迹,代表着泱泱大国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它本身,更是文化历史的见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摄影by王琎

有句话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从明朝,清朝,一直到现在,故宫历经风雨飘摇,庆幸的是,它就在那里,它什么都记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输入图片描述

摄影by王琎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有时光的呼吸,岁月流转的痕迹。

这座六百年的矗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