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海外并购交易量下降近五成 房企出海趋于理性

房企涉足海外并购逐渐回归理性。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46笔。相比2016年海外并购高峰期的86笔,去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同比下滑47%。分析人士认为,总体来看海外并购是理性的,开发商通过海外并购方式获取海外待建住宅物业或者待开发住宅地块,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当地政策法规上的风险,加上海外交易标的多位于发达区域中心商业城市核心地段的标志性物业,属于稀缺性物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企三强Q1销售破5000亿 行业告别规模之争需时日

时间进入4月份后,房企也相继公布了一季度的销售业绩。从整体上看,虽然核心城市的调控政策仍未放松,但在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的当下,龙头房企的销售额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尤其是房企三大龙头碧桂园、恒大、万科,一季度的销售额合计超过5000亿元。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大型房企在品牌、资金、营销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房企第一梯队的三家公司,2018年的整体销售额很可能超过2万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9亿地王分拆始末:复盘华润与宝能前海土地交易

4月8日凌晨,万科独立董事刘姝威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其中提到,“华润置地2015年把土地出让价109亿元的地块以4亿多元转让给宝能”此后宝能开始举牌万科,直至取代华润第一大股东的位置。这是一项严厉的指控。很快在当天,华润置地便做出回应:该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缺乏基本逻辑和常识。虽然此后刘姝威的文章很快被微信平台删除,但华润与宝能的项目合作一事,又重新引发关注。2015年,华润置地和宝能在深圳前海项目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科系印力的500天

印力成为万科系企业已超500天,并购之后,双方项目和团队的融合一直是外界好奇之处。印力高级副总裁付凯从万科地产加入印力刚满一年,在他看来,印力不会万科化。但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印力的成长路径更清晰了、万科的商业地产产品线融进印力体系中再糅合,印力搭建合伙人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企非主业盈利能力仍“摸着石头过河”

近年来,房企们在比拼规模之余,也将目光投向了全产业链的并购与布局。不管是物流地产、文旅、大健康行业,还是物业公司、房地产经纪商甚至金融公司等,都是房企并购的重要方向。不过,相比并购时的“一掷千金”,相比房产主业,这些产业的盈利能力目前都略显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赴港IPO 弘阳要搭上规模扩张晚班车

继16岁参军、27岁闯荡南京后,现年50岁的福建商人曾焕沙在2018年又一次迈出了关键一步。4月4日,他一手创办的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有可能在年内完成香港上市。在这之前的数月里,一向低调的弘阳突然搅动华东地产圈,密集挖人并设立上海总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企新打法渐成型:合作拿地 抱团去化

行业利润率开始下滑,房企都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双方合作利于取长补短,这样的合作将成为常态。无论是万科、融创、碧桂园,还是旭辉、正荣、融信,大部分主流房企都在不断选择通过合作来增加土地储备。从某种意义看,更像是一个信号,开发商开始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