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湖北省广水市蔡河镇杜家畈。这是被一个个小山丘围绕着的小村庄。在途径村子的小路边上一块醒目的红色招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上面写着杜家畈杜孙源大麦酒和胭脂红桃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蜿蜒的小路两边种满了桃树,树下农民正在剪枝施肥。我们走到村子的尽头 终于看见了杜孙源酒坊,这时一个剪着小平头的年轻小伙子热情的给我们打招呼,这个小伙子就是杜孙源酒坊的创始人小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杜指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厂房给我们介绍,有专门的酿酒房,蓄酒房,锅炉房,还有装粮食的仓库,这些错落有致的房子大约有几百个平方。这些都是这个年轻人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因为都爱酒的缘故吧!虽说是初识但很亲切 话语也分外投机,几番聊下来能看出这个年轻人想法多也敢于实践,不怕吃苦。他说做实业不容易 贵在坚持!来到酿酒房一阵酒香扑鼻而来,只见几个装满了粮食的大蒸锅正冒着烟,蒸锅右下角是一排发酵池,小杜说粮食要经过半个多月的发酵期才能出酒 ,每个发酵池边上都放着几个温度计 便于时刻观察粮食的变化,小杜津津乐道的给我们讲制酒与勾兑酒的辨别方法,变戏法一般拿出几个装满酒的杯子让我们品尝,讨论哪个杯子的酒口感最好 哪个度数最高。一时间酒坊里面如开辩论会一般,好不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问小杜为什么放弃大城市的机会回到这偏远的山村学习酿酒,小杜说大学毕业后就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这些年在外一方面是积累资金 一方面是学习经验,因为家里祖辈酿酒,父亲年岁已高体力渐渐不支,他不想让传统的老手艺失传,更不想让爱酒人喝不到真正的好酒!粗略算下,酿造一斤纯粮食酒不算人工成本已经较高了,经过批发 零售等环节到达消费者手里时已经超过100元了,照这样的成本核算 市场上售价百元以内的清香型白酒几乎不可能是酿造出来的酒了,说到此处 小杜都替爱酒的人唏嘘不已,在他看来 因为有了爱酒的人,酿酒才有了存在的意义,而爱酒的人喝的不是酿造的酒,而是经过酒精香精勾兑的酒,这对酿酒人来说是极大的讽刺,对爱酒的人来说也是极大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更激发了小杜想把自己家纯粮食原浆酒传承并发往光大的决心!小杜拿出一大把皱皱巴巴的车票,有从武汉到四川的 到贵州的 到安徽的,他前前后后跑了好多地方去学习别人先进的酿酒方法,并引进了现代的酿酒工艺。再加上传统的手艺 这一切都为了让自己酿造的酒更健康更香醇!这时走进来一位老者 端着一大盘清洗干净的草莓,这位就是小杜的父亲 年近60。大伯说草莓是自己家的叫我们尽管吃,每每来了客人大伯都特别开心,他十分和蔼,指着墙上的种种证书,特别自豪的告诉我们这些证书都是自己家酒坊的 ,有生产许可证,有武汉华测技术检测公司的检测报告,有商标授权证书,还有工商营业执照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健康证。说到动情处,大伯突然湿了眼眶,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对这些不懂 都是儿子绞尽脑汁 付出了很多努力汗水才换来的,儿子很长一段时间埋头于酒坊 特别是白酒检测报告 那时候样品寄过去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出结果,儿子几乎一个星期都没有吃好饭睡好觉,直到报告结果出来 我们的酒各项指标都合格,他才如释重负!老伯接着说 最开始家人都是不支持小杜的甚至是反对 毕竟要投资一大笔钱建厂房买机器最主要的是觉得儿子自不量力,创业哪里是那么简单的。最后是儿子的坚持和实际行动说服了他们!突然,我们对眼前这位小伙子肃然起敬,也许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吧!再看看这些规模不算很大但干净整洁的房子,这何尝不是这位小伙子的梦想方程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杜一边不好意思的笑着 一边去检查粮食是否蒸好 温度是否合适。做起事来十分严谨。通过今天的谈论,我们知道了酿酒的不易,纯粮食酒的酿造工序繁多,洗粮 蒸酿 摊酿 拌曲 发酵 每一道都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小杜说任重而道远,为了酿出更好的酒还需要不断学习。临走时大家都意犹未尽,我们都记住了这个偏僻 美丽的有着热情好客村民的小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