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文治(1919-1999)

宋文治,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宋文治画集》《宋文治作品选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文治早年于上海广告社学徒,又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肄业;后任中小学及师范美术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副画师,后任副院长;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省政协常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擅山水画;初习“四王”山水,后从师吴湖帆等;五十年代起,深入生活,探索推陈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有《山川巨变》、《梅园长春江南春潮》等;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以及香港、日本、新加坡、西德举办个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分别为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日本福冈美术馆等处收藏;曾赴美、法、意等国进行交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山水画小辑》、《宋文治画集》、《宋文治山水画选集》、《宋文治画谱》及赴新加坡画展、日本西武画展有关选集等专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治山水,起首“四王”,后转益多师,笔墨融洽南北,骨力劲健,气势高迈,善作高远、深远之景;却又喜绘江南三月,风光旖旎,另具娴都之姿,在开创山水画新貌上有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文治从事画艺初期由《芥子园画谱》、清初“四王”入手,笔墨精妙,品味高雅,继而又上溯明、元、宋笔墨韵致,兼学南北诸家。曾得朱屺瞻、陆俨少二老指点,又从张石圆、吴湖帆学画,得见大量名家真迹,心摹手追。特别是在解放后他开始背起画夹走向自然,广师造化,进一步融合诸家诸法,致力于探究以传统笔墨表现新时代风貌,历二万三千余里,创作出大批讴歌祖国山河的、属于自己的、溶入了新时代特点和现代人感情的山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便以成名作《桐江放筏》在画坛崭露头角。受清僧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等思想影响,他在特定的绘画语境中用“老瓶装新酒”,创作出了《山川巨变》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个人画风也随之一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他继续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游历名山大川,外师造化,内得心源,不断锤炼笔墨,开拓画境视野,继续以传统水墨写意笔法表现时代风采,由此画名日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以典雅独致的审美观念和笔触生动地描绘黄山、庐山、长江等,作品构思精巧严谨,笔墨苍劲凝练,画风清新秀润,气势雄放宏大,意境深邃隽美。特别是他的江南风情画作因为清丽典雅、个性秀逸明快而独标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文治受泼墨泼彩等画风影响,借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画法,大胆否定自我,再次开拓思变,进一步地锤炼新的绘画语言,力求探究中国画未来新路,终以没骨泼彩山水画新风貌凸现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张大千、刘海粟凭借激情泼墨泼彩偶然所得画法不同的是:他大胆地将泼彩、流痕、拓迹等渲染手法与勾、皴、擦、点等传统笔墨有机地融为一体,作画程序恰与水墨设色技法相反,意在笔先,于色中施墨,并在绘画中增添了“制作”技巧成分,由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客观自然,这同时也显示了他驾驭笔墨,丰富变幻的技巧,又再次引起了我国画坛的密切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曾被誉为“当代山水画八家”之一,因其喜绘江南水乡柔美虚灵、清新隽秀的风光,秀润中见苍茫,得有“宋太湖”之雅号,由此进一步地延续和发展了现代“金陵画派”山水画风。因为清丽典雅、个性秀逸明快而独树一帜,有“宋太湖”之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仓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娄东画派”的发祥地,素有“画乡”的盛名。从元、明、清以来六百余年间,这里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数以百计的书画家和彪炳画史的丹青巨匠,明代仇英、清初王时敏、王鉴,开启了娄东先河;又以王原祁为代表的“娄东画派”庞大画家群体,形成了江南山水画的大本营;继之后“小四王”、“后四王”等等,连锦不断几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娄东画派”重振。太仓藉著名画家朱屺瞻(1892-1996)、宋文治(1919-1999)两位大师,德艺双馨,各树一帜,艺术成就饮誉海内外,为世人仰目,太仓人民也引以为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