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后来三国鼎立,与其说是各路群雄的一场争霸,不如说是各大家族的一场博弈。其中,司马家与诸葛家早就制定了他们的投资策略--集中投资和分散经营。所谓的集中投资和分散经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且来分析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家作为河内的名门望族,可追溯到夏朝时期,周宣王时,赐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时,先祖司马卬,秦亡为殷王,都河内;高祖司马钧,在东汉安帝时,为征西将军;曾祖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俊为颍川太守;司马防年轻时为地方官员后为骑都尉,生有八子,分别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史称“司马八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的望族,自然有一套从政的方法。三国时,其既定方针就是,集中投资于曹魏,建立自己的势力。司马朗汉兖州刺史,司马懿魏国太尉,司马孚魏国太宰,司马馗魏国东武城侯,司马恂魏国鸿胪丞,司马进魏国中郎,司马通魏安城亭侯,司马敏魏安平亭侯。司马家八达,都成功打入曹魏内部,担任要职,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其势力已经超越王权。司马昭时,已经控制了曹魏大权。公元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晋国。司马家的投资也得到了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家虽也是官宦世家,琅邪望族,但远不及司马家那样家世厚重。诸葛亮先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官拜司隶校尉,但后来被免官,老死家中;其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在诸葛亮兄弟幼年时便去世了。诸葛家的投资计划是,分散经营,即诸葛三兄弟分仕三主,最后不管哪方胜出,诸葛家都能光耀门楣。所以,诸葛瑾避乱于东吴,后被鲁肃推荐给孙权,受到重用;而诸葛亮则蛰伏于隆中,后效命于刘备;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效命于曹魏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三兄弟的打算本来是好的,可诸葛亮穷其一生,北伐都失败,最后还死在北伐路上。诸葛瑾在孙权手下虽受重用,但始终屈居各任大都督之下,未能掌握大权。诸葛诞眼看两个兄长先后去世,曹魏大权又被司马家所持,被逼无奈之下,造反被杀。至此,诸葛家的投资也以破产而告终,而司马家在曹魏势力根深蒂固,一人之死,根本无法影响其势力的壮大,最后夺得大权,建立晋国。这场博弈,司马家的集中投资最后战胜了诸葛家的分散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