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尿

排尿频繁的婴儿每天可达到平均1-3 小时1 次,排尿不太频繁的婴儿每天可能只有4-6 次。婴儿的日常排尿在生病、发热或者气温非常高时可能骤然减半,但仍在正常范围内。排尿不应有痛感,假如你发现婴儿排尿时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请咨询儿科医生。因为这可能代表婴儿的尿道受到感染或有其他问题。

健康婴儿的尿液呈淡黄或深黄色( 颜色越深表明尿液越浓,尿液越浓表明婴儿摄入水分越少) 。有时你会发现尿布上有粉色痕迹,可能误以为是血液。事实上,这种颜色的痕迹通常代表尿液浓度非常高,尿液过浓时会呈粉色。只要婴儿每天尿湿4 块以上的尿布,一般不必过虑。假如长期可见粉色痕迹,请咨询儿科医生。

尿中带血或尿布上有血点都表明有异常情况,应立刻去看儿科医生。虽然这可能并不严重,或许只是由尿布疹引起的皮损流血,但也许是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果流血的同时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腹痛或其他部位出血,应立刻就医。

排便

婴儿出生后会在几日内排空肠道内积攒的第一批粪便,通常称为 “胎粪” 。这种黏稠的黑色或深绿色物质在婴儿出生前就积聚在他的肠道中,胎粪完全排空后,婴儿的粪便会转为黄绿色。

母乳喂养的婴儿的粪便会很快变成淡黄色的黏稠状,中间夹杂着一些细小的颗粒。开始吃辅食前,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大便一般非常松软,甚至稀得像米糊一样。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的大便通常呈褐色或黄色,质地比母乳喂养的婴儿的大便黏稠,但黏稠度不应超过花生酱。

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吃配方奶的婴儿,如果大便很坚硬或非常干燥,可能代表婴儿摄取水分不足或身体因病、高热或高温失去太多水分。婴儿开始吃辅食后,排出坚硬的粪便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容易导致便秘的食物,如谷物或纯牛奶。因为他的消化系统还无法承受,所以不建议给1岁以下的婴儿直接喝纯牛奶。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婴儿排便问题的重要注意事项

1.粪便的颜色和质地偶尔有变化是正当的。举例来说,如果婴儿某天吃了特别多的谷物类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消化过程会减慢,粪便可能偏绿色;如果婴儿服用了补铁的药物,粪便可能变成深褐色;如果肛门附近有轻微破损,粪便表层可能沾染血迹。但是,如果粪便中有大量血迹 黏液或水,应立刻就医。这这些症状可能表明肠道内出现异常,应该引起医生的重视。

2.因为婴儿的粪便通常很软很稀,有时很难判断婴儿是否有轻微腹泻。腹泻的警示信号是排便次数突然增加 ( 每日大便的次数超过吃奶的次数) 而且粪便中的水分异常高。腹泻可能因肠道受到感染而发生,也可能与婴儿的食谱突然改变有关。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因母亲的食谱变化而腹泻。

3 . 腹泻的主要威胁是引起脱水。如果婴儿不满2 个月,腹泻的同时还有发热,应立刻就医。如果婴儿已经2 个月以上,持续发热超过1天,应检查他的排尿情况和肛门体温,然后将观察结果告诉医生,医生会判断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措施。记住,仍然要定时喂哺婴儿。此外,即使他看起来只是有些不舒服,也应该咨询医生。

婴儿的排便规律差异极大。有些婴儿每次进食后不久就会排便,这是冒结肠反射造成的,每当胃部有食物进人时就会刺激消化系统活动。

3-6 周以后,有些母乳婴儿甚至1周才大便1 次,但仍属于正常,因为母乳在婴儿消化系统里留下的固体残渣很少。因此,排便次数少并不一定代表婴儿便秘,只要最后排出的粪便仍然是软的 ( 黏稠度小于花生酱) ,而且婴儿各方面都很正常,体重平稳增长,定时吃奶,那就没什么问题。

吃配方奶的婴儿每天应至少排便1 次,若达不到1日 1 次,而且排便时因大便坚硬而很吃力,他就可能发生了便秘。请向医生咨询如何处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