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在职场混,混得比较有劲的人都是知道自己的舒适区界限,然后不断的往外延伸,不断的充盈自己。

有时候跳出舒适区虽然辛苦,但一味的待在舒适区里,会让人的视线越来越小。

你尝试着跳出舒适区,做些自己原以为做不到的事情,你会发现世界真的很大,还有无限可能。

如果你不跳出舒适区或者只是一味追求你的舒适区,后来的我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有区别,就如刘若英和大壮合唱的一首歌:后来,我总算学会了……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几个“后来的我们”的故事。

200X年,和我同时入职某手机连锁公司做销售的哥们A哥,他觉得大学生卖手机没前途,经常又不受同事尊重,特别是那些前台收银的老油条们。

于是,他去追求自己的前途和受人尊重的工作去了,我却留了下来。

后来的我们,他还在一线做销售员,我却晋升了5次。

201X年,和我共事的哥们B哥,他觉得公司不重视部门的发展,这样打一份工作没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投资做个体户去了,我却留下部门继续奋斗。

后来的我们,他又回去做一线销售员了,我却又晋升了5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X年,有一次我跟校长(我的领导 )在聊天中谈到了发展的问题,我说自己做不了校长,因为我怕做领导、我恐惧做重大决策。

校长跟我讲,你这只是暂时的,以后你肯定是会做领导的。

然而,在我的人生遭遇到了重创,那时候我变得非常的害怕、恐惧、慌张,我显得不知所措。

之后,校长又跟我讲,现在你确实不适合做领导。

但是,没过多久,我不但做了领导,还在短时间内做过了两个部门的最高负责人。

因为经历过创伤后,我变得更沉稳了,所以逼着自己跳出了舒适区。

后来的我们,他离开了学校继续做职业讲师,我却做了校长。

在这我完全没有贬低一线销售员的想法,也不是要炫耀自己多么的利害,而是想表达:

无论在什么企业上班,无论做什么岗位工作,你都会遇到困难和不舒服的事情。

如果你不克服这些困难,只是一味追求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工作,那么你永远无法突破自己。

03

如果你发现难以跨出舒适区,安心,你并不是特例。

美国组织心理学教授莫林斯基二十年来专注于此课题,长期追踪1000多个案例,总结出了人们在试图走出舒适区时,经常面临着的五大核心心理障碍。

1.真实性挑战:“完全不是我”的感觉和随之而来的压力。
2.魅力挑战:这样做“会让人们不再喜欢我”的感觉以及它引起的焦虑。
3.能力挑战:感觉“我不擅此事,而且尽人皆知”,以及随之而来的尴尬或者耻辱。
4.愤怒挑战:“我不应该首当其冲做出改变”的强烈情绪,以及随之而来的挫败感和恼怒。
5.道德挑战:“我不应该这样做”的强烈自责感,以及随之而来的焦虑和罪恶感。

当然,在考虑走出舒适区时,你不会每次都经历所有五个挑战。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挑战都可能让你止步。

04

以下我再分享一个本人真实的相关案例,当时我所跳出的舒适区面临的困难是【 能力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先说关于我个人弱点的故事:我最怕做决策,特别是重大的决策。如在2015年统筹全集团5个公司的年会时,由于统筹的工作没做好,我换了15个主题都没能落地活动,之后我就变得非常怕做领导统筹的工作。

2.我的舒适区是不做领导(部门负责人),于是我躺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管去到那个部门最多也就当个二把手(因为二把手不用做重大决策),就算有机会做领导都直接拒绝。

3.2017年有一个跨部门做领导的机会,我做了,并且也突破了自己舒适区,我怎样做到的呢?

一个是因为我经历了一些事变得了更沉稳,另外一个是用以终为始的方法来引诱自己的。

我分析自己要做好未来的事(管理培训、职业规划),就必须要做过领导才行,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去做了领导,还没做了半年我就跳出了只敢躺在老大背后当老二的这个舒适区。

如果你觉得我的方法只是个案,不一定适合大众,那么以下再为大家献上跳出舒适区的一些方法,总有一套适合你。

方法一:
源自内心的渴望(驱动)+适合自己的策略(方法)+坚持不懈的努力(习惯)+及时有效的反馈(激励)。
方法二:
定下一个目标,找到这个领域的顶尖榜样,研究他、学习他,大量行动,调整优化。
方法三:
在未知面前被恐惧支配,总是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
但是当自己迈出第一步或者真正去做的时候,这种恐惧就变成了想赢的力量。

后来,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跳出舒适区。

完/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