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草书的“一笔书”,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王羲之的《大道贴》和王献之的《中秋贴》。

关于《大道贴》, 明代张丑在《清河书画舫》中称王羲之:“老笔纷披,所谓一笔书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羲之《大道贴》原文:大道久不下,与先未然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献之《中秋贴》原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有观点认为王献之:“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道贴》与《中秋贴》都可称得上是草书的“一笔书”,但是非要说是“二王”父子创造了“一笔书”,恐怕有失公允。

下面我们来看看被誉为“草圣”的、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冠军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芝《冠军帖》: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处耳。 终年经此,当议何理耶?且方友诸分张,不知以去复得一会。不讲忘不忘,可恨汝还,当思更就理。所游迷,谁同故数往虎丘,不此甚萧索,看过还议,共集散耳。不见奴,粗悉书,云见左军,弥若临听故也。

今人朱以撒说:在汉代书法里,如张芝这般勾连紧密的“一笔书”,打破了章草横势运笔、字态横向、字单一而不相连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形成了上下贯通、逶迤连绵的纵向气势。

“一笔书”就其实质而言,可谓“一气书”,它并非外在形式上的一笔连到底,其真正涵义是,自始至终,笔势相揖顾、连绵相属,其气一以贯之,在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创作方式,适用于一切书体。于此,我们可以说,张芝创造的“一笔书”,其意义更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展示和强化了书法这门艺术创作的根本要害——“气脉通贯”。在书法作品里,只有气脉通贯,才有可能浑然天成,真气弥满,从而充分展现书法家的创造力和书法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张芝生活的年代,是远在汉朝晚期书法艺术走向自觉的发篁期,他创造的“一笔书”如此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宇宙元气的流行,流出了自然万象的美,流出了他心灵的美,而且又是最能展现书法艺术特性的书体——大草,这对后世起了多么大的昭示作用啊!“一笔书”揭示了书法艺术重“气”的根本原理和艺术艺术创造的根本原则。

“一笔书”开创的自由抒写性灵的最高样式——大草一艺。在中国书法的天地里,从此开始了“大写意”的新纪元,在一个半世纪之后的“二王”那里觅得了知音(王羲之中年后师法张芝;大令幼学于父,次习于张伯英,他的“一笔书”更直接得于张芝传薪),到了大唐帝国“颠张狂素”的手中,得到了浪漫主义的发挥和张扬。这四位蜚声万里、荣耀百代的大师.都是伟大张芝的异代私淑,他们各有各的天地,然而,其书风共通的一面,都为张芝这座巍峨大山的流风之所被,而从属于他的世界。

注:本文资料参考部分选自《360图书馆》八一步枪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