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就要赏罚分明,孩子做得好要给予奖励,但孩子做错事时也一定不能姑息,哪怕只是小错也要进行适度的处罚,这样孩子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人认为,孩子犯了小错可以不问,犯了大错就必须加以批评,其实不然,小错更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孩子的判断能力远不及大人成熟,他们时常会犯错误。但是,即使是孩子,也具有区分好坏的基本判断能力,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内心深处一定会有所察觉。虽然不知原因,他也会自问是否做错了。

虽然意识到自己错了,可一旦有人指出来,人们就会产生反感,并有可能将错就错下去,这点大人小孩都不例外。就说上高中的孩子吧,只要家长劝说他们努力用功,他们必会顶嘴说:“知道了,别再啰嗦了!”然而,说归说,他们还是不肯用功,有时甚至会故意跑到外面去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及时指出,问题还要注意方式。

如果父母在一旁呵斥,刚刚萌发的反省心也会一下子化为乌有,进而产生反感,破罐子破摔,如此就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当孩子遭到较大挫折,换句话说,当孩子处在成长的关键时刻时,父母当场数落,不如给孩子留下自我思考的机会,等事情过后,再慢慢“细问”:“那件事怎么样了?”“当时觉得很困难吧?”有了反思的机会,孩子才有可能从各个角度去检讨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相反,当孩子犯了小错误,就应“随时确认”,及时给予批评警告。有时,孩子未必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不加以纠正,小错很可能演变成大错。因此,不断纠正小错误,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句话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点小过错不断纵容,也会累积成大过。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纵容孩子的小过错,要不然只会害了孩子。

有一种父母,对孩子的小错总是姑息纵容,如果碰上心情好的话,甚至还要表扬两句。等到孩子把小错变大过时,他们就又变得异常愤怒,严厉地责罚孩子,殊不知这些教育孩子的观点、行为都是相当错误的!这些错误的观点和错误的行为,当然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孩子的小错误,父母要立即纠正,正所谓“堵蚁穴而保千里之堤”。如果孩子犯下小错误,当父母的不能立即纠正,一旦孩子犯下大错误便后悔莫及了。父母们应该知道,尽管小孩的判断能力比不上大人,但是他们区别好与坏的能力还是有的。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在他的意识里,他会感觉到自己做了错事。此时,父母应当及时抓住孩子“我犯错误了”的心理,立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行为上的纠正,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再犯这类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