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并非一帆风顺,过着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生活,先后投靠依附了多个诸侯。任谁都没想到,实力最弱的刘备,最后可以和孙曹三分天下,而这一切的转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赤壁大战让刘备集团绝处逢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这场战役刘备是最大的获益者,而孙权虽也是胜利一方,却是被逼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曹操则是骑虎难下不得不打这场仗。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赤壁大战到底如何发生,孙曹又是如何成就刘备的,这就要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方说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方面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投靠刘表,被派驻到新野。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次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等地,刘表却在此时病逝。刘表继室蔡夫人设计废长子刘琦,让其儿子刘琮接任荆州牧,蔡夫人眼看曹操精锐攻打荆州,恐不敌,便和刘琮投降曹操。刘备知道后,悲愤之下只能带领部下和新野百姓前往江夏投靠刘琦。人数虽有十几万之多,却多是百姓,行军速度非常慢,在当阳长坂坡时,被曹军大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最后逃到了江夏,但刘备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形势十分危急,单单依靠刘琦和刘备那点残兵根本无力抵抗曹操。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的策略,其实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里的既定方针。可想把孙权拉下水,也并非易事。诸葛亮在东吴鲁肃的带领下,给孙权说明唇亡齿寒的道理,可孙权还是未能下决定。最后诸葛亮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给孙权提出如若不联盟,那刘备集团只能投降曹操,到时曹操就能安心对付东吴。这一招,逼得孙权是不得不和刘备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权方面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时,年纪尚轻,孙策给他留下了周瑜和张昭等文武大臣辅助。孙权虽有大志,但一直被大臣们掣肘,难以施展抱负。而东吴依据天险,偏安多年,特别是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们一直力主降曹。曹操南下夺取荆州等地,与东吴只有一江相隔,随时会攻打东吴。张昭等文臣力劝降曹,可孙权知道这是自己重振声威的机会,所以力主抗曹,但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主动和曹操为敌。至于和刘备联盟之事,他倒是不怎么放在心上,因为当时刘备只剩老弱残兵,其作用最多是牵制而已。但鲁肃倒是一直希望联刘抗曹,而诸葛亮又来了一招破釜沉舟,逼得孙权不得不与之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方面

刘琮投降曹操后,曹操也接收了荆州的十几万降兵。对于曹操而言,虽壮大了实力,但战果也急需消化。曹操也担心自己剿灭刘备时,东吴横插一手,只能派重兵防止东吴偷袭,并写信威慑道:“最近,我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叛逆,军旗指向南方,刘琮降服。如今,我统领水军八十万人,将要与将军在吴地一道打猎。”曹操此举本意是想震慑东吴,能使东吴投降更好,却不料给刘备留下了联合东吴的机会。到后来,孙刘联盟既定,曹操此时已经骑虎难下,如果撤退,孙刘追杀,必定溃不成军,况且曹操可是有几十万大军,孙刘联盟才几万兵力,曹操也想一举拿下孙刘。再加上消化战果的最好方式除了时间之外,就是以战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方各有各的原因,最后才发生了赤壁大战,最后以孙刘联盟获胜,曹操大败而结束。而最想促成这一战的,肯定是刘备集团,因为他们已经穷途末路,只有借此方能有一线生机。曹操与孙权不管是被逼,还是主动参与这场战役,都间接相助刘备登上了三国霸主的地位,造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集团也借此战役成功翻身,独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