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结束的2018年世乒赛女团决赛中,面对着不久前曾嗷嗷叫嚷着要把冠军带回家的日本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处变不惊,顶住了伊藤美城冲乱刘诗雯先下一城的短暂被动局势,凭借着整体优势和后三场的正常发挥,逐渐浇灭了日本队的嚣张气焰,最终3比1逆转对手,连续第四次捧起了考比伦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际乒联对于赛场内一些细节之处的改进,本届世乒赛我们除了欣赏到运动员们精彩的交锋之外,还通过转播镜头和赛场内的收音设备对于教练席的实时捕捉,看见了教练员临场指挥时更多富有个性的肢体动作特写,并且更清晰地听见了教练员为运动员助长气势的吼叫声。

要论谁是本届世乒赛最具热能、现场喊话音量最高的主教练,中国女乒李隼指导绝对可以排得上号。就拿昨晚那场经历少许波折的女团决赛来说,李隼指导在弟子们打出关键得分后情不自禁的怒吼助威声想必肯定是通过电视转播传遍千家万户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对手阵中的伊藤美城在第一盘比赛中意外战胜刘诗雯,给比赛增加了一定的悬念和紧张气氛,李隼教练在随后的比赛中显得更加投入,他瞪大眼睛观察着瞬息万变的比赛局势,把队员和对手在攻防之间的技战术运用和转化看了个细致入微,以便于在暂停时候给运动员做出针对性的讲解。

当丁宁、朱雨玲和刘诗雯克制住了对手,李隼教练也没有丝毫放松,继续以百分之百的激情专注在比赛里,队员们一次次得分,一步步锁定局势,李指导从板凳上站起来为弟子们振臂呐喊的声音始终是那么带有强烈的冲击感。这个身材魁梧的55岁大叔就好像一辆行走于壮阔疆域的越野车似的,动力澎湃,激情无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于1963年的李隼曾经在铁道兵体工队、八一体工队和西城区体委效力和工作,运动员时期并没有特别显赫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放眼世界冠军林立的中国乒乓球界,李隼当运动员时所取得的战绩相对而言是平凡的。然而,1996年进入国乒开始担任教练员之后,李隼善于教学的能力很快就凸显了出来。从王楠到张怡宁再到李晓霞,十几年间他以主管教练身份为中国女乒培养了三位大满贯得主,业绩斐然,功勋卓著。除此之外,中国女乒现任主力朱雨玲也是很早就投到了李隼门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非世界冠军身份的普通教练,晋级为打造大满贯的优秀教练,到去年临时受命指挥单项世乒赛,再到今年首次以主教练身份带领整个女乒勇夺世乒赛团体冠军,从某种意义讲,李隼教练在国乒是朴实无华的,却也是最励志最逆袭的故事主角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隼昔日爱徒、“大魔王”张怡宁退役之后曾经在一档访谈节目里“爆过料”,说李隼教练早年曾经因为她训练态度有问题急得实在忍不了了,最后踢了她一脚……然而,师徒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因为偶尔的这种较劲而疏远,反而是越往后越默契,直到李隼教练一路带着张怡宁连夺两届奥运会四枚金牌,创造出让世人惊叹的运动高峰。张怡宁还动情地表示,自己希望有机会多照顾李隼指导家人尤其是她的女儿,因为恩师把自己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培养自己身上,几乎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女儿的成长。从张怡宁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练员付出的心血究竟有多少,也能够明白为什么运动员那么惦记着教练员的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就是李隼教练过去很多年真实的状态。大家提到他,都会对他带出三位大满贯弟子的传奇充满敬意,而他始终甘于在幕后英雄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潜心钻研业务的态度应该也是令很多人感到钦佩和折服的。张怡宁初出茅庐时有过年少轻狂,后来逐渐被李隼教练锻造出巨星气质,李晓霞曾经有过心理容易起伏的问题,后来渐渐成为女乒最稳定的利器,包括此前帮助王楠接班邓亚萍、实现运动生涯蜕变,这些成果毫无疑问正是铸就中国女乒最近这二十年辉煌的重要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因为种种原因,李隼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全世界中国队的球迷们第一次看到他在最重要的比赛里出现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上,看到他忘情的投入指挥,看到比赛结束后他来到场地中央和队员们一起在五星红旗前捧起考比伦杯,看到他开心而又稳重的笑着,虽然合影时站在了当下时髦语所说的C位,但还是那么朴素,完全就不像刚才比赛指挥时那样豪情四溢的模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当大家都沉浸在欢庆氛围里的时候,李隼指导又在盘算着更长远的作战计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