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片反应了一个问题,子弹的杀伤力往往在动能较小时更容易发挥出来,打中第一个人留下的伤口小,打中第二种人却留下了更大的伤口,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子弹的杀伤原理来说,一般老式子弹强调射程,子弹被设计的很稳定,在射击敌人时会直直的穿过敌人,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子弹的飞行距离,其实这也是老式的排枪射击时代的思维惯性,由于一战中单兵自动武器的应用较晚,加上武器的发展史上一直都是射程远的占优势,步枪作为主流被延续了下来,机动性作战的理念未得到大力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欧洲战术思想影响极大的排枪时代

而这样的设计使得子弹在击中软目标时较为稳定,在击穿目标之后才会开始失稳,这时如果后面还有人的话,由于子弹是不稳定飞行的,击中人时甚至有可能是横着进去的,所以后面的人就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稳是有条件限制的,只有达到一定的速度后子弹从容易失稳,比如7.62*39mm中间威力弹在以700米/秒的速度进入人体后,约25厘米处开始失稳产生较大杀伤力,但这个厚度早就超过了人体的厚度,而全威力步枪弹的失稳距离则更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43子弹的剖面图,由于是可塑材料瞬时空腔不恢复,所以看起来比较夸张

这里说个个例,翻滚是小口径步枪的专利,由于设计问题小口径步枪弹头更容易失稳翻滚,但不是所有老式步枪都是一枪两个小洞的,英国的MK7.303子弹因为前铝后铅的结构,就是可以翻滚的全威力步枪弹。所以在老式步枪中李恩菲尔德近距离威力是非常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小口径步枪子弹则在极短的距离里就可以失稳,原理在于其质量轻速度快,一些子弹的前面还有一小段空腔,在击中目标变形后就可以尽早的让子弹翻滚,这样的设计在很多子弹上都有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855前段有明显的小空心

喜欢本文就点赞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