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特效师小高

个人微信号:xiaogao0132

欢迎回到CGtub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短视频行业中来,在互联网上分享和传播价值。今天我们不聊制作技术,来聊一聊短视频这个行业。

其实在做今天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比较犹豫,因为分析短视频行业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各种大神、键盘侠、搬运号口伐笔诛、指点江山。我再去做一期这样的话题是否显得多余?是否讲的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CGtube公众号中的朋友基本都集中在制作层面,我也担心这个话题大家是否感兴趣。但后来一想,我做这个选题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因为之前写此专题的都是运营和策划人员,我何不从一名专业制作人员的角度去切入,也许还能给咱们公众号同样身为制作的朋友带来一点共鸣和思考。况且,短视频这种形式,相信大家将来都避不开。

OK,今天的开场白有点长,我们正式开始。

CGtube的内容属于教学类短视频,类似这种操作演示类的教学用视频的方式传递沟通效率是最高的,具有文字和图片不具备的直观性。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开始出现文字图片整体向视频迁移和翻译的大工程,大趋势。否则BAT也不会砸这么多钱到各类分发平台上,鼓励内容创作者玩命的生产的碎片化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内容潮流称之为短视频行业,前面加一个短字,是因为我们本身的生活节奏、观片习惯、互联网基础建设的发展、移动设备发展这些综合因素裹挟在一起造出合成新词汇,因为短才符合我们的需求,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和工作时间,内容要见缝插针的卡位到我们剩下的碎片化时间段中,不短不行。而短这个特质又加剧了我们对视频内容的渴求,为啥?因为按照正常逻辑,内容一旦做的短小并且要成型,必然会增加刺激的含量和浓度,而每一颗大脑都对短平快的刺激和简单粗暴有渴求度。所以内容形态和名字是由技术变革和需求带动的,过几年可能因为网速和VR的发展,又会有新的内容形态和名字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我的感受是:这个图文向视频整体迁移和翻译的工作处于野蛮拆迁阶段,或者说是刚刚起步,按照发展规律,新的模式在起步阶段,一定会出现一批红利暴发户,这些突飞猛进的先行者不乏精耕细作的专业行家,在短视频这个新行当出现之前的很多年里,都在传统工业化操作上打磨好多年,有足够的沉淀和爆发力。短视频对他们而来无疑就是新的快车道。但也有很多投机者,他们的内容大多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这个喜闻乐见需要打引号,比如擦边球和明星八卦等,大家懂得。也有搬运工作做的到位,大家也懂得,这种搬运模式和微博早期一些大号发家史是一模一样。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视频是一个充分挖掘“人”内在因素的行当,和人内在的觉悟、天赋、认知、意志有很大的关系。正相反,他和年龄、社会阶层、纯专业技术和经验的关联反而不大。翻译成人话就是,如果你是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达人,就具有短视频的先天优势,而视频拍的精美与否,这不是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说似乎是与传统影视工业背道而驰?我们传统的影视工业讲究的就是纯技术、人脉、从业资历、所处社会阶层这些东西、营销和包装团队,所谓行业老鸟或者行业大佬不就是从业经历久,资历显赫,具有小白和菜鸟无法比拟的社会资源和背景么。

所以就出现了有趣的现象,身边瞬间蹿红的短视频玩家其实压根就不是影视行业中人,从纯影像技术层面而言,他们可能处于工业标准及格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我身边很多影视工业中的老鸟都无法玩转甚至触及到短视频自媒体行业,就算有过尝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大家都会觉得很奇怪啊,你看摄影、补光、脚本策划、后期剪辑、特效都是按照影视工业标准在走啊,一切看上去都很漂亮,成本也很高,可是做了几期就无法坚持下去,为什么?成本太高!用户太少!没有持续性可言!

从这个现象我们就得到2个启发

1、短视频,视频技术是一层皮,是内容穿上了视频这层皮而已,大家对这层皮的工艺、原料、艺术价值没有过高需求,至少目前是这样。

2、短视频消费层面到底在消费什么?绝对不是在消费影视老鸟辛辛苦苦补的光、调的色、做的完美特效!而是在消费影像里、镜头里的那个人!或者说是这个人传递出来的信息或是某种感觉!如果他是一名垂直领域的牛人,我们会45度仰望他,内心中希望成为他,就像看当年的型秀表演,看着别人在表演,其实是在进行自我表演的脑补行为。如果是一名高颜值小哥哥小姐姐,那么大家就是在消费X幻想。抖音,典型性平台,刺激、软情色、都市高级感、虚荣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短视频的时代意味着“人”时代的到来,不是公司,不是机构,而是独立的个体。短视频成就的是个体,不是机构性组织,组织基于明确商业意图产出的短视频是很难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就像是绑着镣铐跳舞,姿势会很尴尬。

我试图跳出自媒体、短视频这些概念和圈子,抽离出来看,整个行业就像一个帝国时代或文明类的沙盒游戏,先是最激进冒险的开荒者通过最高效率甚至掠夺性质的行为占据绝对优势,慢慢建立游戏规则和秩序,形成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后来者再此基础上修正改进,变得越来越精致和复杂。如果风头太甚呢,偶尔就会来几场暴风骤雨,收割掉一批风口浪尖上的角色,维持一个平衡。(我是不是说的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帝国时代或文明的套路一直发展下去,科学技术带来的底层基础建设会把改变每个行业,我们把这个经验论套用在短视频上,互联网这个基础建设+移动设备的发展:垂直化、精细化发展这一道路是必然趋势内在动因是:由于消费升级,用户的需求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在视频内容的获取上也是一样的诉求,是我主动来选择你,而且你要做的足够好,你才有被我宠幸的资格!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经历过小学时候去书报停买漫画、上了初中会买一些电脑、游戏和音乐类杂志,我以前就特别喜欢买杂志,pc类杂志有:大众软件、游戏类的game集中营、电子游戏实用技术、CG类的有CG杂志、数码设计、漫画类的画王、科幻类的科幻世界、汽车类的名车志、音乐类的有轻音乐等等。这就是当年的平面媒体上的垂直内容,只是那个时代都比较质朴,不会有这种时髦的词汇,大部分人都习惯于传统性消费,按部就班,没有主动去创造内容的概念和想法,十几年前给游戏杂志写篇小文章,被采纳已经觉得自己牛逼的不要不要了。当年是媒体中心化,消费者是弱势群体。

十几年前的平面媒体垂直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那些名字都是当年各自领域中销量很不错的平面媒体,但是放到今天,你看这些杂志有几个还健在?基本都歇菜了,因为大家的阅读都从文字转移到了视频,消费和体验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体验不一定会更好,但肯定更高效,更容易获取。

也许再过个10年20年,我们消费垂直内容的场景都发生在眼镜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Ok,今天关于短视频的话题就先到这里。我本人是一名制作人员,所以以上各种分析可能不是那么专业,只是个人浅薄的看法和思考,希望可以对CGtube公众号内的朋友有一丢丢的价值。这个话题我们将来还是录制更新,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想了解更多关于短视频创作的一切实用技术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Gtube

我们下次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个人微信号:xiaogao0132

CGtube学习QQ群:361027035

微博:CGtube影视后期教学

欢迎大家进入到CGtube大本营

一起学习成长!

除了这个微信公号

我也正在着手建立一个

网页版主站

www.cgtube.net

方便大家在PC上

浏览CGtube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