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乍绿,青梅尚小,初夏刚至。时间碎成一片片回忆,文字凝成一个个故事。

5月11日,同济医院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95岁高龄的金士翱教授变身院史馆“特邀馆长”,为你讲述这些珍贵馆藏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医院

金士翱教授

我国著名麻醉学家、教育家

时代更迭,岁月沧桑,历经洗礼,同济医院院史馆留存至今的馆藏历史、学术和文物价值益发凸显,我们视若珍宝。

今天,作为特邀馆长,我来讲一讲同济的老照片、日常工作中的寻常物品。希望这些承载着同济人“格物穷理 同舟共济"文化底蕴,积淀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奋斗精神、一心赴救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珍贵馆藏,生生不息,世代传承!

馆藏一 一段影像,一部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医院

1900年同济医院创建于上海,同济人艰苦创业,传播西医。厚重的人文底蕴,严谨的医学传统,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摇篮。

馆藏二 一口木箱,一段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樟木箱

1928年,同济医院病理学海涅教授担任宝隆医院时期病理研究院负责人直至1930年返回德国,这口樟木箱子一直跟随他。2010年,海涅教授的家人将箱子赠送给同济医院院史馆,这口箱子也从德国再次回到中国,至今保存完好。

馆藏三 一本刊物,一种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医学月刊》

《同济医学月刊》1925年创办,开创了中德医学交流之先河,当时德国学者常在该刊和德国医学刊物同时发表有影响论文。

1931年同济又发行了《同济医学季刊》,中德两国文字对照编印。两刊曾一度并行出版,连续对外发行13年。先后有德国国内医科大学的38位教授或医学博士为之撰稿,内容涉及临床医学发展、病理、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管理以及中国传统医学。

馆藏四 一张地图,一次涅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辗转迁移示意图

抗日战争期间,同济大学医学院医前期、医后期师生随同济大学撤离上海,辗转浙、赣、湘、粤、桂、越南河内、滇、川两国七省,1940年冬迁至四川李庄和宜宾。

这一张辗转迁移示意图,记载了抗战期间同济人凤凰涅磐式的迁徙之路。迁移途中,同济人仍然坚持行医,服务抗战,坚持办学,是迁徙途中抗日战争医疗救助活动的主力军。

馆藏五 一套原著,一种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文原版医学书

抗战期间,同济医学院的学生使用的都是原版德文医学书。解剖课是临床的基础课程,那时学校要求解剖学必须学习两遍,第一年是坐在教室后排跟着上一届同学听课,第二年坐在教室前排再听一次,老师全部用德语上课,解剖学的原版德文书都是上一届同学用完再给下一届使用,所以书上常有不同的笔迹。

馆藏六 一张奖状,一种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奖状(1943年)

1941年春的一个晚上,四川宜宾中学的学生们按惯例“打牙祭”,37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身体软弱无力的症状。该校急邀同济大学校医唐哲教授和医生前去救治,判定是食物钡中毒,立即用芒硝(含有硫酸钠)治疗,使众多学生转危为安。后来经医学院杜公振、邓瑞麟教授反复进行动物实验,确认了在四川危害多年并被称为痹(Pa)病的地方病,即含钡食盐引起的氯化钡中毒。时任同济医院院长兼内科主任李化民教授随即发表《痹病》,作出科学解释。

同济教授们以科学的良知,毋忘“济世兴邦,爱国奉献”之同济精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以此科研成果所发表的《痹病之研究》,获得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

馆藏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学生手记

记忆的碎片承载着历史,一张发黄的草稿纸记忆着抗战迁徙途中同济青年学子家国情怀,它被夹在《同济医学季刊》特刊里保存了至今。一位医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笔记:稿纸正面,一头用德文和拉丁文记录着产科学的笔记,另一头清秀的笔迹谱写着贝多芬的《欢乐颂》。而背面,潦草、凌乱的笔迹密密麻麻占据了大半页纸,“九江失守了,长沙失守了,我的家乡也失守了……”读书为了救国,一个对未来、对事业无限憧憬的年轻学子苦苦地思索着……

馆藏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医学》创刊号

1948年,当时还在上海的同济医院发起创办了一本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开创了我国医学科普传播之先河。谢毓晋、金问淇、过晋源、裘法祖、陈任等担任主编。此后,同济医院专家又相继编写了一系列通俗易懂,传播医学知识的科普小册子。

馆藏九 一幢建筑,一种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亚第一楼——同济医院住院楼

1955年,根据国家政务院决定,同济医院溯江而上,由上海整体迁往武汉,以加强中南地区的医疗水平。

扎根中南,二次创业,同济人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了中心、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

这座新型医院的标志建筑就是飞机楼。飞机楼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冯纪忠院士设计,整体借鉴德、美等国医疗建筑经验,为四翼飞机形体,被称为“飞机楼”,也被誉为“东亚第一楼”,就是现在的老住院部。

馆藏十 一盏喷灯,一种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精喷灯

这台酒精喷灯是1955年同济医院迁汉时因科研需要而购置的,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小小喷灯记录了同济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馆藏十一 一个器械,一种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源器

1958年开始,同济医院在中南地区率先使用镭放射治疗宫颈癌;1960年医院开创性地组建肿瘤科,镭放疗技术使用至1989年,治疗患者近5万人次。

馆藏十二 一个实验室,一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器官移植实验室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同济医院裘法祖、夏穗生、吴在德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器官移植临床和实验研究,开创了我国肝移植技术的探索与实验,成为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开拓者。1965年,夏穗生教授带领团队在简陋的实验室完成了130条狗的原位肝移植实验。从狗血压计设计到器官保存液发明,中国的器官移植研究一步步迈进。

馆藏十三 一个手术箱,一颗赤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裘法祖院士的手术箱

这是我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院士1946年回国时带回的德国原产手术器械,每一把器械他都用心编号并翻译成中文一一对应。

裘老曾说过:我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养我的母亲,一个是教育我的同济,一个是我热爱的祖国。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岁月里,裘法祖毕生关注祖国和母校的发展,竭尽全力贡献知识、智慧,用行动为三位母亲交上了人生答卷。

馆藏十四 一组图谱,一种专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绘图谱

上世纪50年代初,同济医院脑外科蒋先惠教授等组建神经外科,在缺乏教材和手术器械的情况下,自己绘制手术图谱,自己制作手术器械。此为蒋先惠教授所绘手术切除颅内囊肿图谱、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图谱、自制手术器械的手绘图样。

馆藏十五 一批发明,一种思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同济医院裘法祖院士开始血吸虫病的手术治疗研究,随后一系列原发性高血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研究取得成果。紧盯临床需要开展课题研究,映射出同济人让“医学归于大众”的思想I光辉。

2000年医院提出创建国际一流医院的宏伟目标,医院先后四次调整科研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医生投身科研工作,更鼓励转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983年,王泰仪教授在国内率先研制的“纯刚玉-金属复合人工关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上世纪60年代的B型超声探头, 当时已将超声诊断广泛应用于肝、胆、心脏及妇产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上世纪70年代后的环阵探头,当时医院在全国率先将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肺心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1996年11月,蔡红娇等研制发明的新药“体外培育牛黄”通过卫生部评审,成为建国以来自主研发的四种中药一类新药之一。

馆藏十六 一批著作,一种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代同济人穷经皓首、著书立说,致力于医学科学知识的总结、教育、普及与提高。主编、主译医学专著、各类教材700余本,主编、参编数十种医学刊物、杂志。其中《黄家驷外科学》《中华内科学》有着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力。

“纵观同济医院118年来的历史,无论身处顺境、逆境,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同济人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民族、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与同济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同济人始终坚持“与国人同舟,与民族共济”的责任担当,始终坚守医务人员职责的大爱情怀。

梦想在前进,时代在召唤。看到默默坚守在医疗岗位的你们,我深感自豪,惟愿在同济发展的征途中,你们能继承前辈的信念,将同济精神刻入骨髓;希望在健康中国的道路上,你们把医者的责任与使命扛在肩上,继续做奋进者、开拓者,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你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除标注外,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图文无关。)

编辑|常宇

策划|蔡敏、蔡雄

来源:同济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