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时代,能成为帝王身边的人,那真是沾了“天光”了,即使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一旦出得宫来,便可能几品大员颐指气使,好不风光。而作为护卫皇帝安全的带刀待卫们,看着比小太监们更要威风。因为他们担负的皇宫与皇帝的安全守卫工作,责任重大,所以都是出身良好的世家子弟,工资待遇肯定比其他岗位工优厚,是王朝中最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样一个在外人看来风光限的美差,却也暗藏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苦楚——因为伴君如伴虎,稍一出错,那可不是背个处分那么简单,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能把脑袋混没了。所以,入得行来,为保安全,就得屈从于行业的“潜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察·建功在《晚清侍卫追忆录》一书中,采用第一人称口述的手法,追忆了其太姥爷和大姥爷作为晚清侍卫在宫廷工作时的所见所闻。他的太姥爷富查阿巴力罕,曾经就是一名前清赏穿黄马褂的景运门侍卫。富察·建功详细描述了侍卫们为皇帝守门的一些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童子尿”的妙用

富查阿巴力罕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旗人侍卫,可是他在抓捕肃顺的时候,立下了大功,故此,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恩典,被破格提拔为穿黄马褂的景运门侍卫。富查这个景运门侍卫官衔是从四品,新官服配发下来后,他并没有急着穿上身外出威风,而是找来外甥在自己的新官服上撒了泡童子尿。这是啥讲究呢?原来,他老娘听老辈人说新官衣有火气,得去去火气,为人为官一定要“戒骄戒躁”,这样才能大吉大利,官运亨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明辨文武百官,熟背“品子决”

作为景运门的皇宫侍卫,每日都要跟文武百官打交道,故此,能从衣着上辨别出官员的品阶高低非常重要,故此,作为侍卫一定要会背“品子决”。

何谓“品子决”?就是官服上的标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衣冠禽兽”,明清两朝的官服,文官衣补饰禽,武职饰兽。是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本来是个褒义词,但是,随贪官污吏的横行,这一词才渐渐变为贬义的。

熟记“品子决”,就像早年的接线员要记住首长电话、现在的交警要记住领导车号一样,是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两餐吃剩饭,上班前先吃糖

给皇帝把门,难免会与皇帝近距离接触,如果有口疾,会臭到皇上,那可不是美事,所以,每天上班前,宫中就会有专门的人来给他们派发糖果除臭,就相当现在在公众场合嚼嚼口香糖吧,是礼貌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侍卫们的两餐如何解决?那时并没有专门的工作餐,而是接受老佛爷的赏食。慈禧太后是个非常奢侈的女人,每顿饭要吃100多道菜,她一老太太,纵有猪八戒的饭量,也能撑死几百回了,她每顿只是像征性地吃点。慈禧太后用膳之后的残席并没当泔水倒掉,而是赏食他人:一是赏赐给王公大臣,更重要的就是赏给宫廷侍卫。这样的剩饭菜实是人间美味,为皇帝太后站岗放哨的侍卫是有口舌之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活人有时也能让尿憋死

吃喝拉撒,人吃了就得拉,人之常情啊。现在很方便,到处都有厕所,内急之事轻易就可以解决。可是在古代的城市,是没有公共厕所一说的,紫禁城里更没有。如果不当班,在城里随便那个旮难一蹲就完事,可是紫禁城不行啊,你总不能把尿滋到宫墙上吧?因此有上班臣工,实在憋不住了,还有直接尿裤子的。这真是,活人有时也能让尿憋死,难怪当时会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上朝来时,香风一路,下得殿来,臭气一街。”

但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啊,侍卫们为了解决两急问题,他们每半个时辰就换一次岗,他们在隐蔽设置隔断,秘密地放置一个恭桶,这样,大小便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睡觉不能打呼噜

侍卫们不上班时,也不能随便回家,得住在宫里。即使是睡觉的时候,也不忘对皇上效忠——在床铺上放置枕头的地方,还有两根固定枕头的剑形铜条,寓意为枕戈待旦,取其不忘为皇上勤于效力之意。

另外,侍卫们在睡觉时候,绝对不能打呼噜,那么多精壮男子遍布宫城,如果大家都呼噜不断,那该是何等不雅之事啊。为了防止打呼噜,每人睡前都会发一个竹板,只要嘴里含着薄竹板睡觉,基本也就不打呼噜了。这个法子不知道是真灵还是假灵,如果真灵,外向旅游时,可自备几枚竹板,要是遇上的打呼噜的主,睡前就塞进他嘴里,那样就是相安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