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大业九年六月,杨玄感兄弟率军反隋,派人去关中,把好朋友李密秘密接来,说明自己的打算,请李密给自己出主意。

李密果然是个人物,一下子就给杨玄感列出来三个选项。

第一个选项就是立刻率兵奔向蓟州,扼守住地势险要的交通咽喉,截断隋炀帝的归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朝时,蓟州一带还没有今天的长城,当然也没有山海关,但李密指的应该就是山海关一带的狭长地带,那里是华北平原通向东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这一招相当高明,也极为歹毒——隋炀帝率领几十万大军在辽东作战,前面有高丽国,北面是广漠的寒荒之地,外加剽悍的胡戎部落,南面是茫茫一片大海。如果归路被截断,隋炀帝的大军得不到粮草的供应,支撑不了多久就会崩溃。

在李密看来,这是最好、最大胆、最有效的策略。但杨玄感没有采纳,因为他缺少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更害怕自己挡不住隋炀帝的几十万大军。

李密提出的第二个选项,是挥师向西,沿途无所侵扰,直奔长安,乘其不备,一举将其夺下,断绝隋炀帝的根本。再派兵扼守各个关隘,占据整个关中,进而夺得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个想法,杨玄感不置可否,直接问李密还有没有别的选项。

李密说:“还有第三个选项,就是挑选一支精兵,快速进攻最近的东都洛阳。但是,洛阳城防坚固,如果我们囤兵城外,久攻不下,一旦四方援军赶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是最下策。”

没想到杨玄感大喜:“先生说的最下策,在我看来是最上策!首先攻打洛阳!对,就这样办!”

然后他给李密解释自己的动机:“许多官员的家属都住在洛阳,我控制了洛阳,控制了他们的子弟亲人,就没有人再敢反对我。”

于是杨玄感和弟弟杨玄挺、杨积善分别率军南下,杀向洛阳,一路颇多斩获,人马快速增加到五万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阳城中,越王杨侗和樊子盖已经得到消息,加紧备战,各地官军迎战叛军。杨玄感这个人打战很勇武,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又能善待部下,很会鼓动将士,笼络人心,大家都愿意为他卖命。打到洛阳城下时,队伍已经壮大到十余万。

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杨玄感信心满满,却没有意识到危局即将到来。

再看看隋炀帝,在辽东城外久攻不下,费了许多力气,制造了高大的攻城楼车,正准备大干一场,突然得到杨玄感起兵的坏消息。

隋炀帝心中不安,同时感觉不可思议:“奇怪,这个杨玄感是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来?”

纳言苏威认为,杨玄感不能审时度势,并不是真聪明,也成不了大事,不必担心。但他开了一个坏头,只怕天下要由此大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隋炀帝不再犹豫,连夜匆忙撤军,撤得非常狼狈,大量军械装备被丢弃,堆积如山。许多老弱士兵死于沿途。

同时,隋炀帝派宇文述、来护儿等人率兵征剿杨玄感。卫文升也率领两万大军来攻杨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