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十年前咬牙买房的房奴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例:

看了很多回答,很有感慨,也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我家有点特殊性,但从中也许可以反映一点历史的变化。

早在1988年,我(准确说是我家)就在广州的一个住宅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这可不是十年前,是三十年前了。当年广州改革开放,引入外资(主要是港资)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开了房地产的先河。我那个小区,若不算全国第一个,排第二、第三名没问题。

重点是房价。大概是700元,房子90多个平方,总价约7万之内。这个数字要这样看,当年我的工资约100元出头,夫妻两个加起来不到200元。相当于现在家庭收入2万元以内,买7万的房子。

我当然买不起,父母也是普通干部,也没钱。但是我外婆在香港,就是所谓有港澳关系的家庭。外婆年纪大了,单身一人。那时候我们不可能去香港照顾她,她就半常住地回来广州。她想买个房子,帮我们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同时我们负责她的日常起居。因为她经营过云吞面小店,有些积蓄。一问价钱,毫不犹豫就要掏钱。回想起来很有趣,一个香港老太婆,用自己的积蓄,看那个时候的内地的房价,就是白菜价。而且那时人民币汇率也低,7万人民币大约就是3-4万港币吧,相当于香港一个白领2-3个月的工资,可不是真正的白菜价么。

那个时候什么都是现金交易,而人民币的最大面额是10元。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拉上妹夫,两个男人用旅行袋在银行里取钱,然后提溜着去找售楼部交钱。漫长的程序完成之后,人都有点抖。

从现在的角度看,外婆用钱袋子早早帮我解决了住房问题,是多大的幸运呢?不过那个时候的人却未必这么看。住上新房不久,我太太有一天回家不高兴。原来是她的闺蜜们说,你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在单位分到一套房呢?言下之意就是我很无能,弄个房子还要自己掏钱,这是多傻的一件事。

其实真正傻的地方在于,我长期没有去搞懂金融杠杆的意义。大概是1991年,有朋友举家移民,自己一套几乎全新的、百来平方的房子,15万问我要不要。我心想你真以为我钱啊,没有要。其实那个价格就是大约一千多元。2000年前后,又有一个朋友问我,100万看江景的房子要不要,那个价格还不到1万元。我心想上哪搞100万,又没有要。

终于在二十多年之后,外婆早已作古,我将房子卖了,全部用于买新房子。价格固然翻了20-30倍,但是后来一比较并不是卖的特别好。一来房子旧了,没有电梯,二来时点不太对,三来也是自己不会讨价还价。看到我国人均住房达到60多平方的数字,还有点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感叹。

回头看,如果就是满足基本住房需求,经济上又不吃太大苦头来说,我承认我是幸运的。但按照吴晓波说的,必须大胆跳跃才能实现财产增值,那么我又是失败的。但真要大胆跳跃了,可能一生的轨迹都不同。说来说去,人好不好,无非就是个人努力加运气两个因素。我从朋友身上看到的经验是,10年前为了解决刚需,咬牙背房贷,咬牙努力的人,现在都很好,不仅能弥补运气不足的因素,可能还胜过仅靠运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