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陈同学总是在接受她们专业最牛X的一位老师的思想洗脑,虽然这位老师担任着授予广大学子知识的重任,可他却无时无刻不在吐槽其他专业老师和打击所有同学。例如这样:几年前就有的过时的知识有什么好bi bi 的,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或是这样:都大二了,还不出去实习?闲出屁来了?又或是这样:学广告的考研有什么用?你去公司会更有经验优势?拉倒吧……emmm……小陈说这位怼天怼地的老师就是学校的神话,之前她对这位老师的话还嗤之以鼻,可现在却通过亲身体验觉得句句是真理。

小陈说最近有幸参与到一个公司的推广活动,但是几番讨论下来,小陈发现自己和其他组员相比,懂的专业性词语寥寥无几,讨论的时候根本不敢插嘴,存在感为负值,自卑感瞬间充斥全身;在完成第一次推广策划案后,其他组员想到的渠道和途径更专业、更全面,而小陈自己的策划案却都是空洞的大白话;在随后的社群维护中,别的组员一天内就建立了人数为200以上的群,并且采取的维护手段是独特的、有吸引力的,而小陈建立的社群人数却持续停留在50+左右;更打击小陈的是boss直接点出小陈的邮件发送格式完全不正规。最后备受打击的小陈告诉我: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询问一个广告专业的学长一些关于实习的问题,听他聊起了在公司工作的趣事。有一次他想请教公司里设计部门的前辈,于是叫其中一位大哥“美工大哥”……这位大哥表示很不爽,他说:“美工是某宝上负责图片编辑的工作人员,而我不是!”这一下子把学长说的无比尴尬,感觉乌鸦盘旋在头顶嘎嘎嘎叫。学长还向我透露,公司里的大神ps、ai、pr操作简直6到不行,感觉所有的操作都能用快捷键完成,甩实习生们基本操作几十条街。学长说他也趁机学到了更高端的操作技巧,而这些在学校是不能学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小富也跟我分享了他的思想转变。他想真正的进入公司了解广告行业,所以着手准备,投了很多简历,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个别的面试通知,有一家公司是采用电话面试的形式,通过打电话问了小富一些问题。面试官问:“您对推广一个产品有什么看法呢?”小富说:“通过目前我的所学,我觉得应该采用线上+线下的推广方案来进行……”然后除了线上和线下,小富脑袋空洞了,没有更专业的回答。可能由于小富的回答太不让面试官满意了,面试官说:“那我为您总结一下吧,您的意思是指我们要找准用户定位balabala……”一番总结下来,小富才知道原来在公司里,推广、策划都是这么专业,而并不是老师留给小富印象最深的单纯的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而已。面试官说下周可能还有个电话面试,结果小富最后还是没有等到这个电话。小富感叹地对我说:我的简历没有经验,我的面试回答一点都不专业,我要是HR,也不会选择我自己的。为此我也表示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想知道你在学校到底学到了什么?

学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文学道理?还是忙碌于维护社团人际的活动?亦或是浑浑噩噩地埋头于追剧和游戏?

最近也总看到很多推文吐槽甲方的抠门与乙方的无奈,作为身在学校的广告狗,我们自然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大家常说:学习也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那不管怎么样最终都要面对就业,为什么不把握机会早点参与一些实习?身边的朋友大多表示,学校里所学的远远不够在公司实习一个月学到的多。

不泛指所有专业的同学,仅仅分享广告学专业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暑假即将来临,各类实习找起来吧!去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学一些更新奇的技能吧。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