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018年,"租购并举"不断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长租公寓行业受到持续的关注。

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金融层面,首份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文件正式落地,意味着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环节驶入快车道。行业层面,市场前景被一致看好。企业层面,不同主体的市场参与者纷纷入局,大多定下了不小的规模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桂园对外公布的规模目标是三年100万间,万科的目标是2018年年底做到40万间。此前郁亮曾表示,万科要做全球最大的公寓运营商。

公寓企业们的规模目标固然引人注目,但这其中还有一个点,同样引人注意、且值得深思,即: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布局重点放在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偏爱"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按照集团的布局,我们有17个区域、24个城市在推进长租业务,重点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强势的二线城市。"碧桂园上海区域长租管理部总经理张沛洲说。

另,据了解,万科在集团层面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业务板块、做长租公寓的直管,而是由几大城市公司在推进公寓业务。年底40万间的目标,实际上是几大城市公司加在一起的规模目标。这其中,有北京、上海,也有"万村计划"所在的广深。

除了碧桂园和万科,其他一些公寓企业——尤其是定位偏高端的公寓企业,更是目标明确地瞄准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湾流国际青年社区的执行总裁林友威表示,湾流国际的定位偏中高端,目前规模为1.5万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摒弃了一些机会型的城市,聚焦六大城市。这其中,上海是更为聚焦的一个城市,布局(间数)占到了一半。"

源涞国际成立于2013年,是定位中高端的分散式公寓。据了解,成立近五年,一直专注于上海市场。2017年,源涞国际剥离出一个同样定位中高端、做集中式公寓的品牌——驿庭服务公寓,其创始人兼CEO叶菁表示,目前对于公寓运营商来说,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仍然具有更大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公寓运营商基本上集中在一线或者强二线城市,为什么大家都去抢这里的蛋糕呢?因为租赁需求目前更多地集中于一些人口导入型城市。"叶菁说。

"三四线城市有比较多的存量资产,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去运营这些项目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求、业态、市场化

2017年7月发布的《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把"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明确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重点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住房租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但租赁房源总量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租赁住房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市民住房问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通知》指出。

正如《通知》中所指出的那样——同样也是叶菁所说的那样,旺盛的需求,是公寓企业青睐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原因。但这并非全部的原因。在林友威看来,欠完善的存量业态,也是三四线城市的劣势。

"存量业态有很多种,不仅仅只是长租公寓,联合办公、商业、产业园区等都是存量业态。"林友威表示,三四线城市中有些存量业态并不存在,这对租赁市场有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他认为,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需要的考虑因素。"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节点具体分析。比如对于长租公寓来说,有些三四线城市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因为(当地居民)并没有居住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未来域战投中心总经理杨洋看来,租赁市场的发展,一二线城市偏向于市场化运作,三四线城市偏向于政府主导。

"在一二线城市,更倾向于在市场上找运营企业、找金融机构。在三四线城市,可能宏观层面是政府的城市规划,微观层面是政府的投资。比如人才公寓,可能就是政府划拨一笔财政、当作城市基建工程来做。"杨洋说,"其实一部分商业和运营的工作,可以考虑交给市场化的公司来运作。"

如前所述,2018年4月底,证监会、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环节开始加速。也许过不了多久,更好的金融环境,将成为公寓企业"偏爱"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另一个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