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在很早的时候就一直跟随着刘备,刘备将关羽视为自己的亲兄弟。

关羽在三国很多人的眼中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三国最聪明的谋士郭嘉评价关羽:万人敌。

虽然关羽被称为万人敌,但也有他敌不过的时候,而且还是两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是被曹操抓住了,关羽被曹操抓住后,并没有受到折磨,曹操好酒好肉的侍候。

曹操更了不起的一面是,最后还让关羽回到他的大哥刘备那里。

第二次是被孙权抓住的,这一次关羽没有那么幸运了,直接被潘璋斩杀了。

潘璋斩杀关羽,其实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和关羽有仇,而是因为他收到了孙权的命令。

是孙权让潘璋杀关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在《吴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孙权要求潘璋截住关羽后立即斩杀,史书载“羽至即斩”。

那么为什么曹操和孙权在对待关羽的问题上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通过影视剧我们能够知道,孙权之所以斩杀关羽,是因为关羽拒绝吴王提亲,而且还对东吴文官武将进行侮辱。

这就把东吴激怒了,最后孙权非常生气,于是就把关羽杀了。

其实,孙权斩杀关羽的真正原因并不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深知荆州的重要性,他得到刘备的信任,镇守天下之腹的荆州,关羽是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的。

在蜀国和魏国交战的过程中,关羽怎么会去招惹东吴,让自己的国家陷入危险的境地呢?

然而,孙权也非常聪明,他也知道荆州的重要性。

然而,魏国最强,自己和蜀国属于弱势的情势并没有改变,这时候孙权也是非常无奈的。

所以在谋取荆州的时候,他首先要联合蜀国,保住东吴,另外还不能够和蜀国决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这样的事态发展,关羽最后会成为东吴的俘虏,然后孙权将关羽关在牢里,让他吃几天牢饭,如果和蜀国决裂,他还有关羽这个筹码。

可是为什么最后孙权将关羽杀了呢?

其实,这和关羽的军事路线有很大的关系。

蜀国一共有三条军事路线,其一,北伐,这是诸葛亮的主张;其二,发展蜀国;其三,就是先灭吴国,后灭魏国。

而关羽是第三条路线的坚决拥护者。而刘备也倾向这种战略,特别是在关羽死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大家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关羽支持先灭东吴,却还和樊城的曹军交战。

其实,这只是关羽灭吴国战略中的一步。

因为只要将樊城收复,荆州全境就能打通,上庸和汉中的通道如果畅通的话,将会给灭吴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孙权说过,如果关羽将樊城拿下,孙权是占不了荆州,杀不掉关羽的(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治理蜀国和北伐都是对吴国有利的,只有关羽的军事路线对东吴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一旦蜀国实施这一战略,荆州的水军和益州的粮草联合起来,吴国会有灭亡的危险。

所以荆州必须被东吴拿下,而主张灭吴的关羽也必须被杀掉。

如果放虎归山,将来势必回来报仇,这一情势是孙权不愿意再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