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河南周口3岁女童小雅因患罕见的眼病却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最后于5月4日离世的消息备受网友关注。

2015年,小雅出生在河南省太康县张集乡温良村。

2017年9月,两岁半的小雅因高烧不断被送往当地医院接受检查,后经诊断患有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此后,家属通过视频直播、水滴筹等方式,向社会各界求助,并筹款数万元。

2018年4月初,有志愿者称,小雅家长在收到网友转账后,并没有带孩子去医院接受化疗,而是只有输液一类的简单治疗,因此质疑家属放弃治疗,小雅的家长也因此陷入舆论漩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红星新闻报道

2018年5月4日,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仅8个月后,3岁女孩小雅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小雅的爷爷表示,他们总共筹到3.8万余元,全部用于小雅的治疗,目前仅剩1000余元,余款将交出。

短短8个月,视网膜母细胞瘤夺取了她的生命。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眼的疾病?到底能不能治?

视网膜母细胞瘤到底是什么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简称RB),是一种起源于眼底视网膜部分的恶性肿瘤。成人很罕见,好发于3岁之前的婴幼儿,95%的患者年龄都在5岁以下。

大多数患儿是单眼出现肿瘤,少部分患者则是双眼同时出现,还有不到1%的患儿是更加罕见的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TRB),会在双眼的基础上同时伴发颅内肿瘤。

中国每年新增

1100例患儿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恶性肿瘤,大约每15000~20000个新生儿里才出现1个患儿。全球每年新发患儿大约8000~9000例,其中美国大约有350例,中国大约1100例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患儿最早被父母发现有问题大都是因为白瞳症状,也称猫眼症状,因为肿瘤挡住了脉络膜,肿瘤的反光呈白色。因此,当使用闪光灯拍摄拍到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眼睛时,患侧眼就会出现瞳孔反光的情况犹如猫眼一般,与健侧眼有很大区别。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何致命?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也被称为“眼癌”,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危及婴幼儿生命。在确诊初期,如果没有尽早进行有效治疗,便会危害患者的生命。

如何警惕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虽然是少见病,但却易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此新生儿及幼儿时期的眼部筛查对于及时发现“眼癌”踪迹意义重大,及早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可分为4期,即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蔓延期和全身转移期。较为常见临床症状如下:

1、猫眼:经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临床仍以“猫眼”为本病最易发现的早期症状。

2、斜视:肿瘤生长导致视力下降的患儿,可出现斜视。

3、牛眼:患儿出现角膜刺激症状,眼疼,畏光,流泪。

4、眼外肿物:眼球突出,甚至肿瘤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目标首先是挽救生命其次是保留眼球及部分视力。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内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光凝治疗、冷冻治疗、加热治疗、浅层巩膜贴敷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等。

如果能提早发现并治疗,可能不仅能避开生命危机,还可能保留眼球甚至拥有一定的视力。希望家长们对此病一定要有正确的了解,做到无病早筛查,有病及时医。

愿天堂没有病痛,愿每一个小朋友都健健康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