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作为一个传入教,却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建造了许多大佛,为的是佑护一方平安,不过有这么一座神奇的大佛,独特之处在于它会流泪,你听说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距天府之国的成都约150公里,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头高14.7米、宽10米,耳长7米,鼻长5.6米,就连眉毛都有5.6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至少100人,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古书记载:古代的乐山地处三江汇流之处,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汇聚凌云山麓,此地水势非常的凶猛,特别是夏季暴雨倾盆之时,凶猛的江水直冲山壁,漂浮着的船只基本难逃船毁人亡的悲剧,当地人除了恐惧别无它法,海通禅师为了震慑恶水,普渡众生而招集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精心的开凿了这尊大佛,因此也被称为:凌云大佛!

说来也奇怪,大佛自建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沉船事故,更奇怪的是,这样一座大佛,居然会闭眼流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大佛的流泪共有三次,分别是1962年、1963年、1976年,并且每一次都发生过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在1962年的时候,这里经历着一场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百姓们无处逃生,饿尸遍地陈于岷山上,大佛不忍看这人间苦难,闭上双眼并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的时候,灾情开始好转,大佛又重新睁开了眼睛。自此,人们认为大佛流泪是因为看见了人间疾苦,神灵显灵,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据研究,大佛的闭眼是因为其所处之地时常酸雨泛滥所致,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这些材质的表面很容易被酸雨硬化溶解,大佛眼睛周围的表皮脱落导致出现“闭眼”现象,之后当地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拨款对其整修,使得大佛重新张开了眼睛,而所谓的大佛流泪,完全是归功于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这也是为什么乐山大佛千百年来不被分化的原因,至于与自然灾害时间重合,大概也只是凑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科学解释如何,一方佛像护一方平安,这也是人们自古以来的一种信仰。现如今的乐山大佛,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怎么样,小伙伴们,有没有兴趣来此围观一下,这尊会流泪的大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