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籽料”为代表闻名于世;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即无论产于新疆、青海、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田王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颜色非常多有白,黑,青,绿,黄,红,还有糖料、青花之类的就暂时先不介绍,以后都会详细讲解。

和田玉按产出形态进行分类有,山料、山流水、籽料、戈壁料。和田玉不同产地不同产出形态有不同特点,这个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以后我们会对各个产地不同料种进行逐一讲解。

山料,是产于原生矿脉的料子;开采出来有棱有角,形状大小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籽料,次生矿;开采出来非常圆滑,像鹅卵石一样,一般都不会太大。籽料一般都是在河里开采出来的,或者是已经干渴的古河床里。因地壳运动或山体滑坡导致一些小块山料从山体脱落滚到河里,又在河里经几千万年几亿年的河水冲刷,棱角已经被磨圆,形状如鹅卵石般。还会因矿物质沁入形成各种颜色的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流水,次生矿;开采出来还能看到棱角,棱角没有山料那么尖锐,有山料的痕迹,也有籽料的影子,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山流水是籽料的前身,不同的是籽料在水中浸泡时间久远,变得非常圆滑。而山流水在水中浸泡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变的完全圆滑,棱角被稍微磨圆一些,或者从原生矿脉脱落过后只滚到半山腰,因滚动碰撞,和长年风化,雨水冲刷,外观稍被磨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壁料,次生矿;开采出来表皮坑坑洼洼。戈壁料算是戈壁滩里的籽料,跟籽料不同的是,籽料在河里,它在土里里。因常年风化,形成表面坑坑洼洼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期我们再见,喜欢点赞转发哦。

学习更多和田玉知识、了解最新市场行情。请点击上方名称关注。

(本文由蛮石玉艺原创编辑,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