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身体清洁所必需的,经常洗澡不仅能保持身体的清洁,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细菌滋生。尤其是在总是容易大汗淋漓的夏天,很多人更是频繁洗澡。

但是其实即使在夏天,频繁洗澡也是不必要的,只要洗澡的时候注意多洗洗这些部位,不仅能使身体清洁更彻底,还能防治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中医角度讲,洗澡时利用“水热”条件,适当按摩一些平时不太注意的部位,也是一个养生过程,对健康大有裨益。

夏天洗澡,这五个部位不要忘了哦:

▼ 颈后部

提升阳气,预防感冒

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领一身阳气,而颈后部那个最凸起的地方是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

用热水冲洗这一要穴,对风寒感冒、咳嗽、头痛等都有辅助治疗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三角窝

降压通便,缓解失眠

耳朵上面有个三角区叫做“三角窝”,这里有两个耳穴,一个是角窝上耳穴,别名“降压点”, 位于三角窝前1/3的上部。

另一个是角窝中耳穴,别名“喘点”“便秘点”,位于三角窝中1/3处。

洗澡时,用热水清洗并配合按摩对辅助降压及缓解便秘都有很好的效果,还有利于改善失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腋下

防治循环系统疾病

腋下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胳肢窝”,有一个重要的穴位——极泉穴,它在腋窝顶点的腋动脉搏动处。

中医认为,按摩极泉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疾病。

按摩方法最简单的是按压,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拇指指肚选中极泉穴,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小腿肚

燃烧脂肪,缓解疲劳

热水冲洗小腿肚可快速提高体温,加速血液循环和身体新陈代谢,有效燃脂。

同时,小腿肚上的“承山穴”是一个有效的“解乏穴”,用力伸直小腿或抬起脚跟时,小腿肚上会出现一个类似“人”字型的凹陷,凹陷的尖角处就是它。

若在冲洗的同时,经常配合按压此穴,能舒筋活络、壮筋补虚,对缓解腰背疼痛、小腿痉挛等有很大的帮助,在缓解肌肉紧张的同时,还能有效消除疲劳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心

益精补肾,防止早衰

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冲洗、按摩此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

大家洗澡时,可两手互相擦热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心按摩左脚涌泉穴,每次100下,以搓热双脚为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虽然热、常流汗,但是也是不建议频繁洗澡的,过度洗浴会消灭皮肤表面对身体有益的细菌,降低人体抵御外来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洗澡次数过多还会带走皮肤上用于保湿的油脂,破坏水油平衡,造成皮肤干燥。因此,建议天热时,每天最多洗一次澡,天气凉爽时每周洗1~3次澡,不要太过频繁。

另外,洗澡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哦,洗澡时的热水会对皮肤产生很大的刺激性,洗澡时间越长,皮肤受到的伤害就越大,专家建议洗澡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