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很多遇到挫折的人聊以安慰的镇痛剂。失败真的会带来成功吗?生活中的确有人从失败迈向成功,也有人在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同为失败,为何会带来两种不同的结局?是不同的失败所致,还是人们对失败各异的反应所致?如何通过失败让成功之树根繁叶茂?这些将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改变的结局:成功或失败

成功和失败,源于改变,异于与标准的一致性

让我们先通过一个案例来观察“改变”的内涵及特征。山下有块石头,当小李觉得石头位置不合适时,改变的动机便由此产生。如果想要改变石头位置,他首先需要将“位置不合适”这一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比如山顶。一旦决定将石头移至山顶,接下来他需确定搬运石头的方法以及搬运路线。在搬运过程中,环境有时会通过刮风下雨等恶劣的天气以及陡峭的山路对搬运施加负面影响,有时则会通过给予小李搬运石头方法的灵感以及平坦的道路对的搬运施加正面影响。小李依据最新信息不断修正判断、完善搬运方案以应对种种冲击,最终成功将石头移至山顶。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改变是人借助于特定的手段,在环境的干扰之下,通过与环境和手段持续交互,不断成长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 改变是探索未知的过程。

改变通过行为连接现在与未来,现在与未来间的时间差让目标、环境、路径、手段以及改变者自身都充满了不确定。改变者只有通过探索了解这些未知,才有可能实现改变。对于想搬运石头的小李而言,石头具有何种特性?如何能最省力最高效的将石头推至山顶?哪条是最优路径?最好的终点究竟在哪?在移动石头的过程中,环境将有何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如何影响小李的情绪以及搬运石头的过程?一旦遇到了挫折,他如何作应对?这些疑问都是小李在搬石头的过程当中必须予以解答。

交互是认知世界的方式。人们通过与自我、环境和手段的不断交互,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认知世界和自我。小李通过搬运石头对自己的性格、石头的特点、搬运石头路径和环境变化规律的认知会逐步深入。

  • 改变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知是改变的起点,认识目标和现实的差距驱动改变的发生。知是实现改变的杠杆,对环境的认知可以趋利避害,对工具的认知可以事半功倍,对路径的认知可以避免南辕北辙。

知为行提供了理论指导,行是促成改变的最终力量。行如若将已经具备的知转化为行动方案并得以实现需将抽象的概念或规律迁移至具体情境,需要应对执行过程当中的突发情况以及环境所施予的负面影响。虽然小李掌握了诸如如何发挥力的最大效果、如何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等关于搬运石头有关的知识,但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变石头的位置,小李只有高效地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在搬石头的过程中才能促成改变。

  • 改变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既然人们想改变目前的状态,肯定希望比现在更好。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状态是与其能力状况相匹配,这意味着只有突破目前的能力水平才能达成目标。在改变过程中,人们需要实现对未知、知识应用能力、执行力和情绪控制力的超越。小李如果要实现改变石头的位置,他需要超越已有的对于石头特性、路径以及位置选择的标准的认知,需要战胜搬运石头的过程当中环境所给予的种种负面压力。

失败带给成功的宝藏:筛选概率与认知参照

要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西方谚语

成功或失败是改变的一种或然性结果,如果最终的结果与预期一致则为成功,如若出现偏差则为失败。 成功只有诸多因素共同达到预期才会实现,如果想持续成功我们需要分解改变的过程及要素。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告诉我们失败显然是我们更好打开解“改变”之谜更好的钥匙。

  • 失败是成功的筛选器,通过排除异于期望的结果让人们逐步逼近成功。

改变是概率性的、探索性的过程,成功是在众多可能性中寻找和(或)实现与预期一致的东西。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无法直接寻找目标事物,只能通过排除不符合期望的事物而逐步靠近正确的事物。失败是成功的筛选器,它不断缩小探索的范围以增加成功的概率。在搬运石头的过程当中,小李每发现一条不通的道路时,他就排除了一种可能,他距离抵达终点最优路径也就更近。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仅灯丝材料的实验就失败了1000多次,有人劝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000多次了!”爱迪生说:“我没有失败,我已经发现了1000多种材料不能用作灯丝。”

  • 失败是完善自我的参照,挫败感可以激发人们超越自我的潜力。

虽然“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但历史和故事难以取代极具现实冲击和直观感受的亲身经历的失败。

人容易被自己欺骗,尤其是为成功所骗。失败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不足,这为更好的完善自己提供动力和方向。每在失败的基础之上前进一步,那么我们距离实现目标所要求的能力也就越来越近。

打开失败所藏宝藏之门的钥匙:批判性思维与成长

脆弱性所表现出的混乱、不确定性和无序是改变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失败的根源。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一书中依据脆弱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将世界分为脆弱性(遇到压力而毁灭)、强韧性(遇到压力而保持不变)以及反脆弱性(遇到压力而变得更加卓越)三种类型。改变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失败之所以可以为成功带来财富,是因为失败具有反脆弱性,人们可以因为失败而变得更强大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成功与失败是“改变”这枚硬币的两面,它们被一扇门所阻隔。失败没有任何偏向,失败之于成功的影响,不在失败本身,而在于人们对失败的反应。如果选择消极、悔恨与顽固不变,那么失败是成功的泥潭。如果反思、调整与提高,那么失败将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翅膀。

  • 批判性反思可以最大化失败的试错价值。

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被无限的选择和有限的尝试这对矛盾所困扰,所以在改变过程中人们一直在采用“管中窥豹”的方式认识世界。因此以探索为使命的尝试即便失败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人们需要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客观地评估错误,厘清错误的来龙去脉、在探索活动中的地位及边际贡献,反思失败的原因以避免在未来地探索中重蹈覆辙。

  • 成长是利用失败反脆弱性的关键。

消极、恐惧等负面情绪是人们面对失败本能的反应,可《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充满智慧的话语告诉我们反其道而行是面对失败更好的态度。失败明确地告诉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它为成长提供了明确的起点和宝贵的方向。只要我们改变导致上次失败的原因,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即使在概率的干扰之下,成功的概率也会逐步增加。

正如雅各布·里斯的名言“当一切都看起来无济于事的时候,我去看一个石匠敲石头。他一连敲了100次,石头仍然纹丝不动。但当他敲第101次的时候,石头裂为两半。可我知道让石头裂开的不是那最后一击,而是前面的一百次敲击的结果。”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 极简经济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