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户口,俺娃就能上学了,真是帮俺家解决了大问题!”6月13日,家住山西太原某村村民王保成激动地说。原来,52岁的王保成由于家贫,孩子出生时都由自己接生,导致孩子们都没有出生证和户口,一家六口有5人都是“黑户”。眼看大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因没有户口无法入学。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户口问题终于解决了。

原来,去年,太原市检察院在对口帮扶杨兴村时,了解到王保成一家的窘境。王保成的妻子王申连38岁,是四川省泸州市蔺县龙山镇人。9年前,两人结了婚,接连生育了3个女儿。王保成两口子没文化,观念落后,一家六口有5人都是“黑户”。

驻村检察官、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咨询公安和卫计委后,了解到,由于孩子们没有出生证,必须到鉴定部门做亲子鉴定证明血缘关系,山西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接受了亲子鉴定委托,双方就王保成家的特殊细节问题进行几次磋商后,于去年12月由驻村干部垫付7200元鉴定费用,带一家人进城做了亲子鉴定。

春节前,鉴定机构出具了亲子鉴定报告,办理出生证时,却遇到了新问题。原来,孩子的出生证必须在母亲户口所在地开具,而王申连的户口仍然在四川,所以,孩子们要么在四川开具出生证,要么就将王申连的户口迁到太原。

为了便于孩子们将来入学,驻村干部决定,努力将王申连户口迁到太原。他们找到当地公安部门,说明了这家贫困户的特殊情况,当地公安部门特事特办,开具了户口迁移证。

5月2日,王申连终于在太原上了户口。当了多年的太原媳妇,终于名正言顺了。6月8日,王保成家的户口簿上,多了4个孩子的户口页,王保成擦着眼角的泪,感觉就像是做梦。

坐在院子里,花白头发的王保成感动地说:“去年,检察长慰问我家时,留下1300元,我用来买了2头猪,现在又下了4头猪,养上一年多,就能卖了。检察院还每年给我们发20只鸡,帮助我们卖鸡蛋,我家增加了3000多元的收入。现在,又帮着给我老婆和孩子们上了户口,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前几天,华华已经送到大盂的首邑学校上学,大妮子也能报名上小学了!我们一家人,以后日子就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