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公开课出品,更多内容下载网易公开课APP。

胡适曾在1941年美国普渡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阐述何为大学生:

“你们四年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一定教过你们独立思考、客观判断、有系统地推理和根据证据来相信某一件事的习惯。这就是,也应当是,标示一个人是大学生的标志。

好不容易告别义务教育的大学生们,把翘课、联机游戏、看剧追番过成了常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前几天在一次会议中说:“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中小学生应该“减负”,大学生要合理“增负”。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大学生的“好日子”,好像就要这样到头了……

不过别急,合理增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1

大学可以混得轻松

但其实很多人拼得很苦

之前记者采访某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厌学,不光是大四的学生,大二大三的也是这样。

应该有200人听课的教室,只坐了80人。到男生宿舍楼,发现很多寝室的学生都在旷课上网打游戏、睡觉,不少人只要每天能点外卖,就都不会去食堂。

某理工大学的学生说,自己曾连续两周没出过一次寝室门,就和室友一起联机打游戏。

“只要胆子大,天天放暑假”“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很轻松”,这些丧气话仿佛是大学生活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也许并非如此,因为专业、个人主动性的差异,很多人的大学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轻松。

大学快乐与否,只是相对而言。

建筑专业的学生为了一张图纸,爆肝熬夜,画到头晕眼花,出了一点错就要重新来的同时,还要兼顾同样的公选课和基础课程;

医学专业学生因为职业特殊性,每一个知识点都关乎人命,每本书都像砖头一样厚,大学生涯少则五年,多则八年……

所以有人说:“等我读完医,就回来跟你结婚。”对方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大概是最委婉的诀别。

不过网上有人提问:“大学毕业时,会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吗?”高赞的回答都是“会”,还有人甚至说“不仅仅是毕业时,这种悔恨和遗憾会伴随终生”。

感觉后悔,多半因为毕业后发现成绩没有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出国发现绩点不够、同样的时间别人能学会多一门语言,自己忙忙碌碌四年,好像也没有很大长进……甚至有人因为不感兴趣,对专业知识所知甚少,让自己处于专业对口的工作没能力干、能干的工作不相干的尴尬境遇。

与大学生活轻松与否直接相关的,是就业问题。

据调查,2018年的应届毕业生中,48.20%的人认为就业“有难度”,虽然比起上一年数据已经有所下降,但对于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感觉轻松一点点。

由此,也不难理解愈发引人担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一项针对139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2014-2015年间,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比2009-2010仅增加了5%,到咨询中心预约的学生比例却上涨了30%。

给学生合理增负,更需要的是合理引导,从源头把控这“负担”的含金量。

2

增负不止针对学生

大学课程质量更需要升级

提出“增负”,是为了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改变不尽如人意的大学现状。

而当下的困境绝不仅仅是因为学生个人的问题,不能忽视的,还有背后的大学环境和社会背景。

从被动学习的中学生状态进入大学,心理与生活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这种“破坏与冲突”,需要通过教育来弥合。

英国教育学家汤因比曾提出“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这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天津某高校学生说,选择选修课,她更关注好不好过、给分高不高、老师点不点名。

“科学通史’平时不点名,考试划重点,分数还好;‘体育欣赏’节节点名,上课看电影,期末交论文……”

为了逃避压力,能“选而不修”就是好课,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学是否不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机会?

一方面,很多大学老师在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的双重压力下,专心学术,落下了教学,认为发表论文来打响知名度的直接回报率更高;另一方面,老师的素质本就参差不齐,真正的大师凤毛麟角。

早些年某大学教授因朋友女儿选择填报北大历史系而公开表示遗憾,认为“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他认为,没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历史专业,是不值得读的

产学研的严重脱节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也逼得学生同样唯“利”是图、唯“用”是图。

浑浑噩噩地读过了大学四年,出来却发现找不到工作,所谓“毕业即失业”,只能在家待业啃老;不想当啃老族的学生只能千方百计修炼技能,对一些没有对就业有帮助的“水课”也就提不起兴趣。

不过“水课”的概念本身,也带着功利的气息。觉得只有“有用”的课才是值得上的,“六十分万岁,六十一浪费”“期末佛脚抱一抱,平时随便搞一搞”,期末突击就能拿高分,平时更不愿意学习。上课玩手机、逃课出游成本太低,也就成了放松懒惰的诱因。

以前金榜题名是鱼跃龙门、改写命运、获得金饭碗的宝贵机会;取消统一分配后,日益白热化的强竞争压力导致大学和师生都纷纷跳入了功利化的怪圈。功利化不仅影响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研发,也影响了大学精神的坚守和人文素养的沉淀。

一个没有灵魂的卓越“精英”,本质也只是“优秀的绵羊”。

这样一来二去,从上到下的“躲避负担”,让大学普遍成了划水之地,而非治学之处。

3

对大学生活认知与态度的培养

被动增负远远不够

如果说要让学生更多地学习、甚至爱上学习,至少应该先更加明确,大学生要为了什么而学习。

德国作家雅思贝尔斯曾在《大学之理念》写,大学是一个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地探索真理、教授真理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们可以为了这一目的蔑视一切想剥夺这种自由的人的地方。

最残忍的感叹,莫过于“大学还在,读书人却没有了”。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

每每讨论到大学的困境,钱理群教授的这句话都要被拿出来反复琢磨。

想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现状,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字面上的“合理增负”远远不够——需要改变的,是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一个人在大学生活中应该学会的,是主动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主动地受教育。

正如蔡元培所说:“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

从考学的目的上来说,大学就不该被仅仅视为是换取好的赚钱机会的跳板,即便一张好的文凭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机遇,但之于人生而言,大学四年对一个人的意义,是精神、态度、面貌等终生的影响。

也许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使得我们至今难以回答“李约瑟之难”和“钱学森之问”: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无时无刻不浸淫在“文化”之中的我们,倘若只功利地考虑成绩与金钱,将大学对人的深层筑造抛之脑后,就有可能面临失去生存土壤的危险。

合理增负,该增的绝不只是课业,更是对大学认知的深刻程度,是从小学习的潜移默化中就隐隐知道的:“只有卓越杰出的能力,却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平民情怀,是‘伪精英’的状态。”

为大学生增负,多一份读书人的认真与情怀,少一些世俗功利的精打细算。

你本该珍惜这段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纯粹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