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卢梓淇

早在今年四月,微博账号@看电影 发布消息,称中国电影资料馆在《春光乍泄》映前确认,5月《阿飞正传》将登陆全国艺联院线。这则消息一下子在迷影圈当中引爆,大家奔走相告,期待着能在电影院补上自己的那张电影票。6月15日,《阿飞正传》重映版的档期正式敲定,上映四天以来,在中国电影票房实时排行第五。【文末有赠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飞正传》定档海报,图片来源:@看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8日票房排行实时资料,数据来源自中国票房网

一部1990年业已上映,网络上有着大量资源的文艺片,时至今日,为何依然能吸引到大量观众?当前观影年龄结构愈发年轻,逐渐成为观影主力的90后,又与《阿飞正传》乃至于王家卫,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本文访问了数位王家卫的粉丝,和我们分享90后看王家卫时,到底在看什么。

春光乍泄:我与王家卫的初见

Ryan(化名)第一次接触王家卫的电影,是在CCTV6上观看《2046》。但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2046》只能算是他和王家卫的第0次接触。因为《2046》太晦涩难懂了,所以他看得云里雾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象。真正让他印象深刻的王家卫初见,是《春光乍泄》。

Ryan在大概16岁的时候,出于朋友推荐以及寻求欲望的发泄,主动找了《春光乍泄》来看。看过《春光乍泄》的朋友想必知道,影片一开始有着长达十数分钟的激情戏,主角还是张国荣和梁朝伟,浴火暗流,血脉喷张,是很多男同性恋者慕名朝拜的一个段落。但褪去Porn(色情片)的神秘色彩,《春光乍泄》对于Ryan来说更多地是一种全新观影体验的冲击。在此之前,Ryan主要是看线性因果链叙事的好莱坞电影,王家卫的这种零散的叙事风格让他耳目一新。“尤其是音乐,王家卫对于运用音乐来调控观众情绪的技巧让我印象很深。所以即便我当时(看《春光乍泄》)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我依然为之着迷,以至于去寻找王家卫拍的其他电影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光乍泄》对于很多男同志来说,无异于《泰坦尼克号》,都是爱情片神作。图片来源:豆瓣网

同样是冲着看Porn来看的《春光乍泄》,水泥(化名)也和Ryan有相似的经历。“当时(2010年左右)互联网上的版权还很宽松,我直接在百度上可以搜到《蓝宇》删减片段和《春光乍泄》激情片段。在当时尚未学会找资源的我,主要就是靠这些边角料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样地,当欲望发泄之后,处于“贤者时间”的水泥,耐心地把《春光乍泄》给看完。

“非常私人化的情绪表达,迷茫、孤独、愤怒、精疲力竭。而且故事明明发生在阿根廷,但里面的情绪无一不指向香港,隐隐中可以读出香港人回归之前的迷茫。从那之后,我就记住了‘王家卫’这个名字,以及他的电影语言风格。”

《春光乍泄》在男同志群体当中,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使得不少人与王家卫的初见均是这部电影。而很多人也在情欲的背后,见识到了这位被称为墨镜王的导演,所擅长的个人化叙事,甚至迷上他的文艺片。

阿飞正传:做一分钟朋友

和前面的两位90后不太一样,晨儿(化名)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看电影,那是她一个人在家时一种不错的消遣。当晨儿看的电影越来越多时,作为名导的王家卫自然进入到了她的观影世界当中。而且,她看的第一部王家卫的电影就是《阿飞正传》。

“看《阿飞正传》那时候我正喜欢着张国荣,所以《阿飞正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国荣很帅,特别是他穿着白背心在镜子前独舞的那一段,那儿的光影特别好看。”晨儿认为片中由张国荣饰演的主角旭仔,是一个很孤独的人。

这也是王家卫电影的共同之处,主角都很孤独。旭仔需要让自己的外在呈现形象看起来很精致,很强悍,很自信,以此来吸引女性,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史经典的张国荣独舞,来自《阿飞正传》里的一个片段图片来源:豆瓣网

晨儿认可旭仔“寻找生母”这个行为是在寻根。“他自己觉得自己是无脚鸟,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的落脚点在哪。因为‘无根’的空虚,所以他需要依赖自己的外在形象。”但晨儿对于王家卫探讨港人身份迷茫是持保留意见的,她认为王家卫更多地只是探讨个人化的情感,很少观照集体性的情感。

而在Ryan看来,“无脚鸟”意味着自由。因此,旭仔并不是真正的无脚鸟,他从来都没有自由,只不过是纵情声色,最后自食其果。Ryan也认同旭仔是很空虚的,而且他认为旭仔的处境与香港的处境一般无二。香港人以为自己是自由之邦,实际上香港的主权从来不由香港人决定,无论是当初被割让给英国,还是之后的回归祖国。这些结果,香港人只能默默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果导演的《香港制造》海报图,含有大量关于身份和回归到隐喻,去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该片复刻重制在香港上映。图片来源:网络

香港人的身份迷茫与探索,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大量的港产片对这一命题做出了回应。像陈可辛回归前夕的《甜蜜蜜》,就通过一对小情侣的爱情故事,呈现了一代港人的身份迷茫。而王家卫的不少作品中,都有涉及这一命题,电影《2046》更是在片名直接剑指2047年,一个挑动着港人神经的特殊年份。

Moumou(化名)则认为,与其说王家卫在其电影中映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不如说是香港人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寻得共鸣。在Moumou看来,王家卫表达的是更具普适性的情感。他探索的东西并没有局限于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我们为什么还要看王家卫

这次《阿飞正传》重映的档期其实不是特别理想。国产文艺片一般会选择暑假档或贺岁档,这两个实质上的国产电影保护月,目的在于规避畅销引进片的竞争。以《路边野餐》为例,这部2016年7月上映的文艺片,最终票房报收646.2万元。而同一年9月上映的《长江图》,最终票房仅收326.2万元,是前者的一半。虽说小成本制作的文艺片对票房没有很高的追求,但账面上能好看些始终是好事。

反观这次重映的《阿飞正传》,在多部引进片(《侏罗纪世界2》、《超人总动员2》)的围攻下,上映四天就取得超过880万元的票房,超过了大获好评的《路边野餐》。这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阿飞正传》,喜欢看王家卫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还要看王家卫呢?

Ryan认为王家卫的电影能提高大众的艺术电影审美能力。而在Moumou看来,王家卫能把一种不经消费社会污染的市井生活,拍出一种迷人的美感。

赠票

那你怎么看呢?你觉得《阿飞正传》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你认为我们为何要看王家卫的电影?

在留言区留言即可参与我们的赠票活动,小编将选出两名留言读者(不以点赞量为标准),送出一张7月1日当天于广州塔观影的电影票,以及一张非广州地区的电影票。活动结果将于29日晚公布。

在当下的环境里,一个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准绳,记录边缘和弱势群体,关心事实而非情绪,在乎对话而非站队的自媒体,有可能存活吗?NGOCN正在推行一个长期性的小额资助计划,但它的意义不只是让我们有钱存活,更是一个扭转媒介生态环境的实验,一个让我们能真正与公众站在一起的尝试

如果你愿意支持我们,请扫描下图二维码,点选绿色月捐按钮,成为我们的月捐人。你花出的每张钞票,都在给你想要的未来投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码订阅NGOCN精选邮件

看到真实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非特殊说明,公号文章内容均为NGOCN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